生长的教育——儿童美育的实践图景


9月26日,2023北京国际儿童设计周暨北京国际儿童设计创新系列活动专业论坛“生长的教育——儿童美育的实践图景”在中国儿童中心多功能厅举办。论坛邀请了来自国内设计美育实践领域的专家学者,共研儿童设计创新教育未来发展。(嘉宾发言内容将于近期摘编呈现


 专题四:生长的教育

——儿童美育的实践图景

论坛主持人中国美术学院社会美育学院院长竺照轩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放在了重要战略位置。儿童美育也需要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专业型人才。一方面,儿童是未来的主人,家庭、学校、社会反复强调保护、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的重要;另一方面,儿童世界的观察与思考很少有机会作用于现实世界。那么在构建设计思维培养和儿童美育的研发、实践和推广上面我们究竟该如何做?

与会的六位专家分享了他们在儿童美育方面的创新实践案例。



主持人 竺照轩

中国美术学院社会美育学院院长



以浙江师范大学儿童动画系动漫美育的教学和实践为范本,展示了浙师动画“一切为儿童”的理念与初心,探讨美育为儿童的可能性。儿童动画是全民的内容,我们理解的儿童动画已超越了动画自身的意义和价值,无论是元宇宙的建构还是电影的动画特效,还是虚拟现实、动漫美颜,动画目前是建构可视化数字世界的必备能力,为此,我们开设了大量的特色学校,美育师资培训,输出了大量的社会美育课程,期待动画能够为儿童美育做出更多贡献。

王 晶

浙江师范大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儿童动画系主任、副教授,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校区访问学者,中国高教学会美育专委会理事,浙江发明协会动漫艺术专委会副主任

演讲题目

《儿童动漫美育实践路径探索》



A4美术馆十多年来通过跟儿童一起共创打开了一片新的天地,艺术是宏大且多元,多元的美育和儿童对于多元的理解就能够构成一个有机关系,就能够给孩子很多社会化实践的可能性。在做社区美育教育的时候,我们解构原来美术馆中相对单一的艺术家或者策展人的表达体系,把儿童、共创者、艺术家、老师都联系起来,成为一套共创的体系,通过参与性的策展,建构一个去中心化的网络,这并不是美术馆去连接所有人,而是每个个体可以连接美术馆,家庭可以连接社区,然后以儿童为核心出发,赋能公共艺术。


李 杰

A4美术馆副馆长,iSTART儿童艺术节策展人,《童年美术馆》作者

演讲题目

《为儿童赋权,打破艺术空间与儿童之间的围墙》


在大南坡美育计划的实践中,孩子们总是会给你出其不意的想象。在条件有限但资源丰富的地方上课,备课时总要做大量的准备,我们会在这个过程中保留一些紧张感,每次准备出的课件都是全新的内容,没有套路化,没有模板化,就地取材,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小朋友都会促使你面对新的可能性,这种状态就是我们一直梦寐以求的工作状态,让儿童来教我们。除了大南坡,我们也把美育融入到其他乡村,儿童美育计划在不同的地区回应着我们对艺术的感知,特别是建立人与人之间的连接。

刘庆元

广州美术学院跨媒体学院副院长兼实验艺术系主任

演讲题目

《我在每一个地方把脚贴在耳朵上——大南坡儿童美育计划》


乡村儿童美育工作中不乏运用设计思维创作的案例,其中有很多案例让我们对儿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新的理解。如何通过设计来助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建立情感连接,通过创意活化文化,更新和重塑城市氛围是我们思考的方向。关注乡村儿童的教育,走进乡村,其实可能会获得更多创意灵感。

龚  瑜

北京新艺动社会工作发展中心联合创始人兼理事长,浙江致朴公益基金会首席美育官,全国乡村儿童美育公益行动网络执委会代表

演讲题目

《乡村儿童的有爱设计》



以红点设计博物馆系列特展儿童设计公共教育项目为例,探讨如何通过设计引导儿童认知、体验、探索世界,激发儿童对设计的好奇心,希望未来更多的展览可以跟在地小学、院校进行合作,以设计赋能城市更新、设计赋能产业升级、助力中国设计创新发展,希望未来在儿童友好城市方面有更好的探索。

张丝甜

红点设计博物馆·厦门创意总监兼首席策展人

演讲题目

《设计行动介入儿童友好城市探索》


中国儿童中心是立足国之大者建设高质量校外教育体系,我们提出“大国少年”的理念,从而对于教育素养这块儿,提出了精神素养、健康素养、科学素养、审美素养、国际素养、劳动素养等6大素养和它所对应的内涵。我们的课程托举大国少年,以大国少年先进的教育理念引领课程建设。着力艺术设计教育在儿童美育中的探索,我们也是希望尝试更多不同的角度,在儿童美育中给孩子们带来更多的帮助。

爱丽莎

中国儿童中心教师,视觉艺术中心 “材料艺术” 项目负责人

演讲题目

《艺术设计在儿童美育中的实践探索》




返回顶部
© 北京国际设计周 京CP备16034572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1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