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

马国馨,城市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它的亲和力和文化性 北京国际设计周 9月4日

北京城市建筑双年展访谈计划

“北京需要什么样的双年展”


北京城市建筑双年展访谈计划由北京城市建筑双年展组委会发起,邀请国内外30余位知名的城市、建筑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城市、建筑、北京、未来等关键词进行访谈,记录其对当下重要议题的思考,倡议和展望北京城市建筑双年展的责任和未来。

第一期 | 马国馨


马国馨,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顾问总建筑师。曾多次主持和负责国家和北京市重点工程项目,解决关键性技术问题,填补多项国内空白。曾获国家科学进步奖,北京市科技进步奖,全国优秀工程设计奖,建设部优秀设计奖,北京市优秀工程奖,国家体育休闲娱乐设施协会银奖等。第二届“梁思成建筑奖”获得者。


以下为访谈原文


01

建筑如何在复杂中寻求平衡?


建筑本身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事,它本身又要接地气。因为衣食住行是个非常接地气的事,但是它本身在物质功能的基础上,还有很多精神功能。它要创造一些美,创造城市的形象,使人们在这样的环境当中能有一种非常愉悦的心情。环境能够创造人,人也创造了环境,这有一个互动。


02

科技/艺术/或其他是建筑的未来吗?


我们作为城市的任何一个居民,大家生活在城市当中最起码的功能是“衣食住行”,就是到了几十年几百年以后,恐怕这些东西还是要继续,大家还是喜怒哀乐这样的生活。可能各个技术条件有所变化,但是这些说实话只是手段,就好像我们过去是手工画图,现在是计算机画图,将来再画图可能都是人工智能了,但是基本的功能还是要吃要住,要有喜怒哀乐,还要有各种交往,这些是不可能改变的。


过去我们国家比较穷,在一穷二白的情况底下就解决有无问题,但是当我们经济发展了,我们条件比较好了,我们的建筑应该怎么样发展?不能是我们这有了钱了以后就可以为所欲为,搞一个几十年不落后,100年不落后的东西,让人眼睛一亮、吸引眼球,实际上这是我们把建筑带入了误区。我们在这方面花了非常多的钱,做了很多不应该做的动作。根据我们国家的人口,我们的资源,我们的条件,我们应该是更现实一点,要用科学的发展观,更正确的价值观,来看待这些问题,这样对我们的建筑才是更好。 


03

北京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


我在这儿生活了差不多60多年了,我从初中毕业到北京来上学,在这儿一直上中学上大学,然后工作一直到现在。说实话,看着北京的整个城市的变化,从我最早住在东城,又住到西城,上学住在海淀,现在我住在丰台,我觉得北京最主要的还是要为上千万的居民服务,虽然它有很多重要的政治功能,但是更多的还要为这些老百姓服务。 


所以我觉得一个城市给人印象最深的,一个是它的亲和力,另一个是它的文化性。


城市当中是不是有亲和性,就是您在这城市当中觉得很亲切,周围的环境都彬彬有礼,走在里边大家心情舒畅,能很自由的交流。还有它的文化性,北京是一个文化古都,要表现出它的文化水准,并不是说大家都是大学毕业,都是博士后,文化水准就可以了,而是通过长期的文化熏陶,能够形成一种深厚的文化底蕴,文化素养,有很好的美学眼光。


04

北京需要什么样的双年展?


我们双年展的目的并不是要展示我们的成就,而是要展示我们对未来如何畅想。有什么实验性和前瞻性的东西,让我们大家有所启迪,所以这个并不是单纯为了我们的建筑界,或者规划界,或者是城市建设,而是体现城市是为人民服务的,使广大的居民关心我们的城市建设,关心我们城市将来如何发展,我们将来会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什么样的城市当中?


双年展除了要有好的开头,还要想怎么坚持下去。很多品牌都是虎头蛇尾,无论是这种举办年展也好,什么评奖也好,都是第一届第二届还可以,到后来就没劲了,或者人走茶凉或者资金不够,能够一以贯之很不容易。所以对我们来说承办这样一个双年展也是一个非常严峻的挑战。


出品:北京城市建筑双年展组委会

策划:盖鄚、姜冰、沈思


采访:高博

监制:沈思

摄影:王凡、大威

剪辑:程风、林昊、王凡

视觉设计:北京元观品牌

编排:赵剑臣


特别鸣谢:全球知识雷锋

(李思遥、孙志健、茹静语、蔡诗瑜、李佳烨)

ZOO事务所(温佳鑫)

BEE设计工坊(薛小钰)


下期嘉宾:徐全胜

北京城市建筑双年展,是展示和交流城市与建筑重要议题的国际化平台。本次先导展由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和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主办,邵韦平先生任总策展人,于2020年9月21日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张家湾设计小镇开幕,展期持续到10月6日。


返回顶部
© 北京国际设计周 京CP备16034572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1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