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归山林的“走地娃”,森林学校里的孩子们都在干什么?

北京国际儿童设计周.

由北京国际设计周同中国儿童中心发起,围绕设计思维培养和设计美育教育、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为儿童而设计、国际儿童交流四个平台,推进儿童友好融入城市运营,拓展参与空间,丰富文体服务供给,研发美育及创新思维教育理念,以设计与创新为儿童健康成长护航。



2023年亲子之旅将围绕北京国际儿童设计周主题,重点关注儿童友好、创意思维培养、设计美育教育、为儿童而设计等领域,通过展览展示、艺术装置、设计研究与交流、创意体验、营地、体验等形式,将儿童创意设计融入到街道、社区、园区、展馆、商圈等城市空间的方方面面。集中展现设计思维培养、设计美育教育及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社区建设的展览、论坛、沙龙、营地、体验等活动,汇聚北京作为世界设计之都丰富的设计资源,聚合社会力量、展示儿童教育领域创新设计成果、推动儿童课外教育的繁荣与发展。以设计为引领,激发创新活力,积累优质项目及合作机构,形成儿童课外教育成果的资源库。




城市和社区中的绿地已经屡见不鲜,然而城市中的森林却不常见,丛林野趣也依旧是稀缺品。


森林具有公认的疗愈效果,日本有“Shinrin-yoku”[森林浴]的传统,六十多个森林疗愈中心和专门设计的森林疗愈步道遍布日本。对于生活在城市中的儿童来说,森林不仅可以帮助孩子们增强体魄增进福祉,更是绝佳的教育基地,对儿童的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文章通过介绍森林学校探讨了城市中的森林对儿童福祉和教育的意义以及在城市中设置森林的可行性。


现在的孩子们大多生长在城市中,虽然社区绿地为生活增添了些许绿色,但是他们往往缺乏沉浸式的自然体验。


森林中的沉浸式自然体验(图片来源:Ute Strimmer)


身处于数字时代的儿童在室内久坐的时间越来越长,并且被大量现代科技包围着。费城爱因斯坦医学中心的一组数据就显示,作为数字原住民的一代,有14%的儿童在一岁时每天的屏幕时间就已达到一个小时,同样情况的两岁儿童占26%,四岁儿童则占38%,并且电子设备使用率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儿童权益倡导者理查德·勒夫在《林间最后的小孩》一书中称这样的现象为“自然缺失症”(Nature-Deficit Disorder),他认为缺乏与大自然共处的机会与儿童注意力障碍肥胖抑郁症等问题密切相关。


勒夫说,当孩子们过度沉迷于现代科技时,他们与自然环境的联系就会变少,这会导致与他人和周围的社会脱节。


解决的办法很简单,就是增加孩子们的自然时间,让他们有机会参与到自然中去,例如通过在森林中的活动去丰富孩子们的生命体验,让他们亲身体会大自然中无与伦比的生命力。

林中的“工程”课(图片来源:https://www.theforestschool.co.nz/find-out-about-school-term-1)


近年来,在环境教育家和自然保护者们的极力推动下,媒体和大众开始意识到儿童福祉和各项能力的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紧密联系。


一些学校开始把在自然中玩耍(nature play)正式作为课程设置的一部分,森林学校也在逐渐风靡全球。


在欧洲、美国和我所在的新西兰都有提供类似森林一日学(One Day Nature School)的项目,每周一天让孩子们在森林中活动玩耍,也把他们从数字的洪流中解放出来。


在泥地里尽情玩耍(图片来源:https://littleriverschool.com/how-to-dress-for-forest-school/)




其实,早在美国生物学家爱德华·威尔逊提出“亲生物性”(biophilia)理论之前,心理学家亚历山大·米切利希在1965年就指出亲近自然对儿童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无论是与小动物作伴、戏水、还是玩泥巴或是在林间戏耍。


他同时指出,你或许可以用毛绒玩具代替动物伙伴,孩子们在柏油路上也可以奔跑,即便缺乏自然的养育孩子们也会长大,但是他们失去了成为最好的自己的机会。


近些年的相关研究表明,在自然中玩耍的益处包括帮助儿童激发运动能力,提高学习成绩,发展社交技能,促进心理健康等等。


森林相对于公园那样的城市绿地而言更贴近自然的野趣,动植物种类更加丰富,可以提供更加沉浸式的自然体验。


林中野趣(图片来源:https://www.theforestschool.co.nz/preschoolers-playgroup)


森林学校的学习过程是由儿童主导的并且鼓励探索、冒险、动手、运用创造力解决问题。这些都是在室内教学比较难锻炼到的能力。


最具有代表性的活动之一就是爬树。爬树不仅有趣,还会用到许多在日常生活中不会用到的肌肉群,是一项很好地锻炼。树木的触感和风吹树叶的沙沙声还可以帮助感官的发展。另外,爬树是有风险的,教师会引导孩子们进行危险评估,培养了他们的危险意识。


独特的爬树运动(图片来源:https://kindlingplayandtraining.co.uk/forest-school/i-climbed-right-up-to-here-or-risk-and-challenge-in-a-forest-school/)


“在接受森林教育后孩子们变得更自信了,学会了团队协作,运动能力也提升了,对周围环境的认知和接受力也更强了”,

一位英国森林学校的教师瑞秋·夏莫介绍说:

“森林教育同时丰富了孩子们对世界的理解,比如一般情况下如果下雨了,我们大概率会留在室内,但是这样孩子们便无法感受到天气带来的不一样的体验。如果我们只在天气好的时候才出门,那就是在暗示他们只有阳光明媚才能带来快乐。但实际上雨天有雨天的趣味,让孩子们在任何天气下都能在户外玩耍是培养他们积极心态和适应能力的好方法。”




享受雨天别样的乐趣(图片来源:https://www.childrenandnature.org/resources/mud-kids-love-it-and-you-can-too/)


森林同时也是生动的环境保护教育课堂,在自然中玩耍的体验可以帮助孩子们理解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等环境问题。只有当孩子与自然产生联结之后,他们才会真正关心环境保护地球。


比如新西兰的科罗曼德学校带领孩子们为最小的银鱼品种伊南加(inanga)改善生态环境,在一番研究后他们认为恢复地区植被是一个好方法,于是它们在流经学校场地的泉水旁种植了大量的本地植物和湿地植物。


因为森林的疗愈效果和更加轻松自然的教学环境,森林学校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也是一种福音。在这里没有所谓的“标准”,也就没有“不合格”。孩子们可以按照他们的想法去体验自然,在探索和冒险中重获信心。


参加森林学校的14岁的大卫说:“在森林里我就不再是注意力不集中症(ADHD)的患者了。”


在世界范围内开办的森林学校有完全代替普通全日制学校的,也有作为长期补充性教育项目定期进行活动的。


比如,新西兰的小学生在得到校董事会的批准下,每周有一天可以选择其他教育类型,这样的制度被称为“一日制学校”(one day school)。


结合森林教育,新西兰创办了多所每周开放一天的森林学校,比如2016年创办的森林学校(the forest school)为5到14岁的孩子提供森林一日学,为五岁以下的幼儿提供森林游戏班活动。


森林一日学通常作为补充性教育项目在学期中活动,等学校放假时还会举办森林社团活动。这样灵活的森林教育活动是比较适合中国的国情的。


可是到哪里开展森林教育呢?其实森林教育并不是非要在传统意义上的丛林中进行,小尺度的“微缩森林”也可以为森林教育提供活动基地。


所谓的“微缩森林”占地面积仅仅是一个到两个篮球场那么大,可以轻松地“塞”进高密度的城市空间,甚至可以把“绿色屋顶”(green roof)的理念应用到森林建设中,把屋顶种满树变成森林屋顶。


屋顶花园(图片来源:https://theconversation.com/how-buildings-in-johannesburg-could-benefit-from-green-roofs-122877)


荷兰的乌特勒支就有几个这样的微缩森林(tiny forest),其中一个穆兹克普莱恩森林(The Muziekplein forest)在2018年以前只是个停车场,而现在种满了榆树和柳树,鸟叫虫鸣不绝于耳,生意盎然。


荷兰乌特勒支的穆兹克普莱恩森林(图片来源:Ivn Natuureducatie)


微缩森林把高密度的水泥森林转化为高密度的灌木丛林,通过种植不同品种的植物增加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吸引各种鸟类和昆虫。


荷兰的另一个微缩森林(图片来源:https://www.ivn.nl/tinyforest/tiny-forest-worldwide/countries/the-netherlands)


根据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的一组研究数据显示,在11个微缩森林里共发现了636种动物,还有298个新增的植物种类。这其中也许会有一些需要去除的杂草,但是大部分的新增植物种类例如野花都是不会破坏原有植被的。


这样的微缩森林不仅可以设置在城市和社区环境中供孩子们自由探索,还可以设置在学校里,让学生不用走出校园便能享受到森林教育。学校可以在常规课程和森林教育中寻找共性,比如有关动植物的一些内容就可以放到微缩森林中去讲。


微缩森林航拍(图片来源:https://www.yours.co.uk/life/gardening/the-tiny-forests-making-a-big-impact/)


在合理的规划下,微缩森林也可以逐渐形成森林走廊,为更大尺度的森林教学提供可能性。


森林教育需要因地制宜,与当地的自然气候环境和地理人文环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发挥它原本的价值。


比如在新加坡开办森林学校时,就需要根据新加坡炎热潮湿的环境对活动设置做一些改变。


新加坡森林学校教练达伦·奎克(Darren Quek)说:“在气候凉爽的国家,可以组织在户外集体午睡。但如果在新加坡这么做,那我们就得喂蚊子,还要暴晒。即使是动物,在新加坡炎热的中午,也都躲荫凉了。”因此,他的森林学校课程要么在清晨太阳刚升起的时候活动,要么在傍晚太阳即将落山的时候进行。


在日本,森林教育强调的是树木的文化和宗教意义,例如日本的寺庙和神社都是郁郁葱葱的。


生动的植物课堂(图片来源:https://www.theforestschool.co.nz)


虽然城市中的森林并不多见,但是其实我国是一个树木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有近8000种木本植物,2800种乔木植物。


我国国土辽阔,南北气候各异,植物种类的差异也大,想必建成的森林也各不相同。若把全国范围内的森林学校连成网络,孩子们便可以到全国各地体验不同的森林形态,见识到不一样的动植物类型。


把树木和中国的诗歌文化联系起来可以作为森林教育因地制宜的另一个例子。古人往往会把树木与特定情感联系起来,例如柳树常常与别离联系在一起,因为“柳“与”留“是谐音,《诗经》中便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兮,雨雪霏霏”的名句。在森林教学中的诗歌学习一定能够带给孩子们不一样的体验。

在高度城市化的今天,通过在城市中放置微缩森林可以让儿童有更多接触自然的机会,也让未来开办更多的森林学校和森林游戏班成为可能。



本文作者:何雨晴 景观建筑博士


[1] Nature Play in early years education,https://natureplayqld.org.au/blog/nature-play-in-early-years-education

[2] One day school,https://www.theforestschool.co.nz/new-folder

How to make forest schools work in cities,https://www.tes.com/magazine/analysis/general/how-make-forest-schools-work-cities

[3] Forest School a 'safe haven' for struggling students,https://www.stuff.co.nz/national/education/97283403/forest-school-a-safe-haven-for-struggling-students

[4] What is forest school,https://forestschoolassociation.org/what-is-forest-school/

[5] TREEmendous Education Programme,https://treemendous.org.nz/some-treemendous-ideas/

[6] Tree rules,https://www.theforestschool.co.nz/tree-rules

[7] 森林教育Forest Education,https://zhuanlan.zhihu.com/p/28172224

[8] Why some Asian schools are going wild?,https://www.bbc.com/future/article/20220105-how-asia-fell-in-love-with-forest-schools

[9] Why "tiny forests" are popping up in big cities?, https://www.nationalgeographic.com/environment/article/why-tiny-forests-are-popping-up-in-big-cities?cmpid=int_org=ngp::int_mc=website::int_src=ngp::int_cmp=amp::int_add=amp_readtherest

博旅文化是小朋友走入大自然的好朋友,我们倡导知行合一的博物学习理念,认识自然,走入自然。我们和小朋友一起观察鸟类、结识动物、认识昆虫,我们带领小朋友拿起相机,走出户外,成为小小的自然博物爱好者。博旅文化是北京第一批做自然博物探索&夜间探索的机构,尤其是「奇妙夜」系列活动更是独具特色。自2015年至今,累计组织了8年300余场夜探亲子活动,累计参与家庭数达3000余个。最早参加我们夜探的孩子们,如今已考上高中,但他们在自然中学到的知识以及这种体验自然的方式,成为了他们健康快乐生活的源泉。
与博旅文化一起触摸自然,发现兴趣,遇到伙伴。


摘自“博旅文化NatureCulture

返回顶部
© 北京国际设计周 京CP备16034572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1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