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图景 | 人类世挑战下的未来回应

\



DESIGN FUTURES STUDIES

设计未来学:人类世挑战下的未来回应


设计未来学

研究者

付志勇、李嘉薇、林旭


关于设计未来学


当今时代,科技、人文、环境以及经济领域的发展节奏都超越了以往,错综复杂的国际格局也显现出不确定性与多样性。在此背景下,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不仅需要深度的策略洞察和跨学科的协同,还需要我们运用战略思维,基于新的理论方法与实践模式,科学地预见未来。这一任务不仅需要我们拥有深度的策略洞察和跨学科的协同合作,更需要我们运用战略思维,依靠新的理论方法与实践模式,以科学的方式来预见未来。在《地球号太空船手册》(Operating Manual for Spaceship Earth)中,著名的思想家、发明家、设计师R. Buckminster Fuller呼吁我们以更为综合、全局的方式看待地球,将其视为一个有限的、自包含的太空船,我们都是其居民,共同分享着有限的资源和生态系统。这个思想强调了我们的责任,需要以可持续的方式管理我们的地球太空船,以确保未来的可持续性和繁荣,建筑、人类、地球、宇宙的思想超越时代,超越人类固有的思维定式,寻求改变世界的解决方案。


《地球号太空船手册》, R. Buckminster Fuller(1969)


设计未来学(Design Futures Studies)是一个新兴的学科方向,根植于设计学并融合了哲学、未来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学科的视角。在当代背景下,它面向日益加深的全球未来走向的不确定性,采用前瞻理论与未来思维来探索人类文明的未来走向。设计未来学旨在预见和应对复杂的社会问题,从全局视角和启发式方法展望未来,以共创性模式、思辨性方法、反思性实践为产业变革与社会进化构建新路径。正如Elise Boulding所提出的“200-year present”概念所强调的,我们必须拓展我们的时间意识,将我们的视野延伸到更长远的未来。从 Boulding的观点出发,我们现在站在一个200年的现在之中,与我们的祖辈和子孙联系在一起。这种视角让我们更加强烈地意识到今天的行动将产生长期的影响。而Long-term基金会则提出了更为宏大的目标,鼓励长期思考,培养对长达10,000年的未来负责的思考方式。他们为此建造了一座10,000年的钟,存放在伦敦科学博物馆,象征着对未来的长远承诺。


万年时钟(Long Now clock),伦敦科学博物馆(1999)



世界经济论坛每年发布的《全球议程展望报告》也同样揭示了我们所处时代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这一报告列出了十大趋势,这些趋势将在短期内对全球产生重大影响,其中包括环境问题、地缘政治问题和社会文化问题。这些建议引发了对未来的担忧,但同时也激发了对创新和解决方案的迫切需求。未来研究学者Jennifer M. Gidley也基于这些全球观点以及她个人的研究和分析,将主要的全球未来挑战汇总为三个广泛领域内的十二个问题群,包括当前趋势可能会对人类的未来产生重大问题,以及对抗趋势、曲折和意外情况。


多种对抗趋势和克服挑战的替代全球环境、地缘政治和社会文化未来框架,Jennifer M. Gidley (2017)



Part 01: 

全景视角下的未来愿景


我们面临前所未有的多元、复杂和不确定的未来。这种不确定性特性意味着传统的预测方法和战略规划已经不再足够。因此,我们需要采用一种更加系统和科学的方法来深入探索和理解未来的走向。基于未来光锥的概念,我们将未来划分为四个关键层次,即可能、可信、可见和合意的未来,对焦展览内容划分为四个象限,即实践性、前瞻性、科普性、研究性。这个框架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工具,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未来的多样性和可能性,深入研究这些层次的含义以及它们在研究和战略规划中的作用。将这四个层次汇聚为一个多元的视界范畴有助于受众更全面地理解未来,不仅关注可能性,还关注可行性和可信度。本次展览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这些未来层次,以更准确地预测未来趋势,制定战略决策,并采取行动以实现合意的未来。这种综合的研究方法有助于我们在面对快速变化和不确定性的时代中更加明智地规划我们的未来路径,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未来锥框架,Joseph Voros(2003)


Part 02: 

交叉学科的跨维度探索


在探索未来的过程中,了解过去的文明发展和伦理原则是至关重要的。人文学科提供了历史背景和伦理观念,为我们的未来愿景提供了有根据的基础。它让我们不仅考虑到技术的可能性,还考虑到了文化、价值观和社会背景的影响。现代科技不断进步,为未来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设计未来学通过汲取科技领域的最新成果,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利用这些技术,以创造未来的新形态。科技的创新潜能为我们提供了解决当今和未来问题的关键工具。如何在未来实现繁荣和公平的平衡?未来社会的经济体系需要考虑可持续性和社会公平性。经济学提供了关于资源分配、发展和可持续性的重要洞察,这些洞察对于规划未来的社会和经济结构至关重要。战略学科则为设计未来学提供了在文明变革中前进的指导。制定未来愿景和规划路径需要考虑各种因素,包括政治、安全、社会和经济。战略学科的方法和框架帮助我们识别潜在的挑战和机会,并制定战略性的举措,以推动文明的演进。设计未来学将作为一个跨学科新兴领域,汇聚来自人文、科技、经济和战略等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展现超学科特性和丰富的内容,从人文、科技、经济和战略四个维度揭示了其多元性和复杂性。

Part 03: 

塑造未来的方法与工具


在飞速变化的世界中,预测未来似乎是一项复杂而难以捉摸的任务。设计未来学强调挖掘未来信号并进行转译,以及如何通过情景规划、思辨原型、共情共生、回溯转型等步骤来实现这一目标。教育家Peter Drucker以其简洁而深刻的观点将这个复杂概念精炼为一句有力的陈述:“预测未来的最好方法就是创造未来。”这句话代表了一种跨越文化和时代的普遍真理。它鼓励个体积极行动,通过创新、坚定决心和创造力来主动塑造自己的命运,而不是被动地等待未来的到来。2007年,Anthony Dunne和Fiona Raby通过他们的作品"Technological Dream Series #1: Robots"对未来日常生活中机器人与人类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研究机器与人类之间的互动关系已成为了前景设计(speculative design)领域不可避免的话题。在一次采访中,Dunne提到:“人们似乎对抽象的自动系统,如人工智能、汽车工厂中用于生产的单一功能机器以及小说中的人形机器人、动物形机器人,都有一定的了解。但如果机器人成为我们家庭的一部分呢?如果它们的外观和我们在家中常见的家具相似,会发生什么?”因此,他们设计了一系列家庭机器人,通过改变它们的外观,赋予了它们美学上的可能性。他们的目标是探索当机器人不再仅仅是技术,虚构和戏剧性视觉的象征时,它们在家庭环境中的作用和意义会如何演变。


"Technological Dream Series #1: Robots", Anthony Dunne &Fiona Raby (2007)



其二者的理念的结合将设计思维与未来思维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设计思维强调问题解决和创新的方法,而未来思维强调对未来趋势和情景的探索和预见。通过将这两种思维方式相互交织,这些工具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整合方法,用于分析、预见和创造未来,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和解决未来的挑战。


Part 04: 

未来研究的演进脉络


在人类世的背景下,我们面临着一系列紧迫的抗解问题,如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后人类思考等。正如Albert Einstein所言:“你无法在制造问题的同一思维层次上解决这个问题。”这一句话强调了问题的本质和解决方法之间的紧密关联,表明了解决复杂问题需要不断刷新思维方式。设计未来学关注的问题复杂和多样化。从早期的面向产品设计,逐渐扩展到了更广泛的用户、社会、自然而设计,到现在的面向未来的设计。它着眼于全球性挑战下的设计演变。探索设计未来的历史演进脉络是一个寻求不断探索和创新的过程。从其起源到现在,这一跨学科领域一直在寻找新的方法和理论来更好地预见和塑造未来。在这个过程中,它不仅逐步拓展了自身的范围,还与其他领域交叉融合,形成了更为综合的方法论,强调了持续的思维升级。它鼓励我们不断挑战传统思维模式,寻找创新的途径来解决新兴问题。这种思维升级是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为解决人类世面临的复杂挑战提供更为有效的方法。



关于

未来图景2023


未来图景(Futurescaping)是一把开启未来的钥匙,通过原型设计和空间叙事的方式推演未来并塑造集体想象力。它持续启发我们对未知前方的想象,基于设计未来工具,将未知与想象的未来变得触手可及。乌托邦式的完美未来早已渐行渐远,取而代之的是透过折射现实的想象棱镜,引导我们从未来学家、思想家、科学家的预见中推演可见的未来。

本次展览作为国内首个以“未来图景”为主题的学术性研究型展览,它将展示设计学与未来学交叉领域的工具和成果,帮助我们想象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本次展览将向观众展示设计未来学的多元视界图、能力体系图、方法工具图、演化脉络图,分别呈现未来光锥与替代性未来、超学科学科知识与能力建构、未来研究演进与设计转型趋势、设计预见流程方法与未来学工具集,通过可视化的形式向公众普及与展望设计未来学这一新兴的超学科领域。展览作品将围绕“共情化原型”、“数字化场域”、“新太空叙事”三个单元主题,带领观众探索人与AI的共情共生、智慧城市的演进以及安居太空的愿景,通过课题组的设计和开发,展示出多元化的未来场景。未来图景旨在激发观众对未来的思考,感受和体验“设计未来”的潜能。“设计未来”不仅是一个学术概念,更是一个行动号召,呼吁公众共同投身于未来图景的构建,以开放的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共创更加美好的合意未来。



策展团队

清华大学设计未来课题组

总策展人:付志勇

策展人:陈娱

单元策展人:朱琳 赵季儒 张晋 李嘉薇

展览总监:李寅

展览统筹:钱沣盈 李健文

策展团队:师佳源 杨博琳 包毅涵 杨瀚辉 武鸿飞 王麒瑞 何思倩

活动统筹:白天琦 龚萍

媒体宣传:王麒瑞 熊芮琳

视觉设计:刘世豪(仙人)、周圆圆、薛媛、周芳同

空间设计:沈星逸、张源峰

拍摄团队:柏雯瑛

施工团队:睿彩图文


创意设计团队

未来图景展览:付志勇 陈娱 李寅

设计未来学板块:李嘉薇 林旭 钱沣盈

共情化原型板块:赵季儒 武鸿飞 杨博琳

数字化场域板块:张晋 何思倩 师佳源 包毅涵

新太空叙事板块:朱琳 王麒瑞 杨瀚辉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清华大学艺术与科技创新基地

承办单位: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信息艺术设计系、清华大学设计未来课题组

合作单位:源宇科技

支持单位:青年设计100、Needart艺术空间、望京街道


关于

清华大学设计未来课题组


设计未来(Design Futures)课题组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信息艺术设计系付志勇副教授主持,依托清华大学艺术与科技创新基地和清华大学中意设计创新基地,立足设计未来研究,聚焦前沿创新理论、工具与实践方法,不断推进未来素养(Futures Literacy)与未来福祉,以期与各领域涉众共同创造弹性、繁荣、包容与可持续的未来。


我们力图将未来思维(Futures Thinking)融入设计创新,为设计赋予未来变量,通过未来审视当下设计与技术发展路径,具备愿景预见的洞察力;我们力图将未来素养融入社会创新,在产品与服务创新实践中融入对世界观、价值观的社会人文视角宏观思考,成为塑造未来的行动派。


关于

关于北京国际设计周


北京国际设计周(以下简称“设计周”)由文化和旅游部与北京市政府长期联合主办,是首都重要的年度国际性文化活动。设计周活动于2009年北京世界设计大会之际首次举办,从2011年起,每年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在北京多个文化地标性场所、各区分会场、津冀地区分会场以及经过设计周组委会认定的特色站点举办。


设计周是搭建国家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平台,是北京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构建高精尖产业结构、深化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是北京世界设计名城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重要引擎。


关于

NEEDART艺术空间


NEEDART艺术空间是由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北京国际设计周、望京街道、万科时代中心联合打造的艺术空间。“NEEDART”是一个综合性文化产品品牌,以一种综合业态呈现,其核心是以艺术、设计、音乐、舞蹈、表演等文化元素链接而成的商业生态,其品牌价值在于在文化艺术领域顶级的资源汇聚及输出。



朝阳区望京街9号万科时代中心·望京,

中庭&B1层NeedArt空间


NEEDART北京市朝阳区望京万科时代中心下沉广场



展览持续开放中

期待您的到来

返回顶部
© 北京国际设计周 京CP备16034572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1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