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瓦尔特·格罗皮乌斯的一份宣言中指出,手工艺的基础对于所有艺术家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它是所有创造性工作的首要来源。在这里,包括手工艺、应用艺术、媒体艺术在内的丰富艺术形式,成为孩子们认知世界和艺术创作的工具,而不仅仅只局限于绘画。
对于学龄前的小朋友们来说:
1、艺术实验性比艺术技巧更重要,全力保护儿童的原始图像创造能力。
2、帮助孩子增强观察能力,保持强烈的好奇心,逐步理解事物之间的关联性。
3、让艺术创作成为重要表达手段,帮助孩子梳理认知经验,积累经验,编辑整合。
工作坊机构简介
I+D综合美育成长中心
I+D综合美育成长中心拥有的美育梦想,是希望孩子们在4-18岁,通过不间断的适合的艺术创新实践活动,培养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形成设计思维,促进认知发展。艺术能干什么永远比艺术怎么干更重要,如何通过美育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关键。我们深知什么年龄应该着力创造激发,什么年龄应该加强技法练习,根据认知发展水平定制适合的课程才能事半功倍。我们希望所有的家长,与孩子们一起通过美育认识世界。
I+D以“创新”和“发展”为核心理念展开,以主题性艺术项目式教学为特色教学手段,引导孩子积极正确地发现自我、他人与环境,通过艺术语言的表达形式,输出完善、独立的自主观点,塑造一个具有高美学修养、良好审美批评能力、视觉表达能力和设计创造能力的人。
I+D通过引导孩子们进行创造性的艺术实践,培养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形成个性化的设计思维模型、促进认知发展水平提升,实现青少年心智发展的前进性变化过程。
工作坊课程具体介绍
1、参与活动主题名称:《拟态生物大探秘》
活动适配年龄学员:6岁以上小朋友
操作流程:
1) 了解自然界的生物多样性,认识拟态生物在自然环境中保护自己的特殊方法。
2) 在提供的画布(或者立体纸箱上)集体创作拟态生物的生活背景。
3) 创作拟态生物。提供十种以上综合材料让孩子们选择,完成制作。
3) 给拟态生物着色,让昆虫身上的颜色能够隐藏到环境之中。
活动的教育教学目标:
① 让孩子们了解综合材料的更多可能,增强对于材料的认识和艺术创作的实验性。
② 让生物知识内容变得可以被探索和体验,让孩子们在制作中获得对于自然界动物的审美过程,通过艺术加持增强孩子们对于自然界生物的细致观察。
③ 需要孩子用立体和概括能力对自然生物进行概括并转换成动物形体形态。
2、材料介绍
铁丝、纸壳、报纸、木块、木条、布料、纤维、纸黏土,生活中的异性材料等,让他们可以自由的进行创作。
3、课程/活动导师的简介
劳瑾
I+D综合美育成长中心创始人
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油画专业的劳瑾女士,在从业的近20年时间里,一直在实践独具特色的美育课程。在接受央视朱迅采访时曾说,美育不仅是审美教育,而是一次教育革命。擅长主题艺术项目制教学课程设计,美育下的跨学科课程研究,未成年的当代艺术语言应用等。
4、过往课程/活动的参考照片
(此组作品为4-5岁低龄)
5、招募对象
7岁以上儿童,最大人数10人。
6、课程时长
120分钟。
7、课程时间
9月28日
8、活动地点
中华世纪坛二层展厅北区,活动报名请提前预约
地址: 北京市 东城区 青龙胡同1号歌华大厦A座8层
邮编: 100007
电话: 010 84186820
邮箱: info@bjd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