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主题
传统文化与新兴科技结合
重新定义AA世代的艺术教育
李阳
中国美术学院社会美育学院讲师、艺攸米创始人
创作工具的发展从来都是紧密的影响着艺术创作的过程和结果。而孩子们对新兴科技的敏锐感知,通过专业的引导,将更加有利于帮助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激发他们艺术创作的无限可能。
10月1日,在人之初计划OUTSET童思筑梦-儿童设计美育新时代-北京国际儿童设计创新体验展主理人讲座上,中国美术学院社会美育学院讲师李阳,以一节类全息投影课程为切入点,分享并探讨了在AA世代艺术教育中,如何将传统文化与新兴科技进行结合,从而提升孩子们的好奇心和对美的敏感度,帮助孩子们尽可能不受限制的进行创作。以下为李阳老师讲座内容回顾分享。
工具变了,从孩子喜欢的方式开始
我们在美育课堂实践中深切的体会到,结合新的技术、材料、工具,能够极大的提高孩子们的专注力和创造力。
像通过这样的AI辅助平台进行创作,孩子们甚至会比看动画片还要兴味盎然,因为他们可以将自己画好的小虫子借助AI进行骨骼绑定,把自己内心丰富的故事制作成有趣的动画。
往期课堂
孩子往往更能看到生活中有趣的设计
通过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激发他们对美的感悟能力,让他们自发地去了解生活中有趣的设计,冬奥会的开幕式、春晚的舞美、直播间里的虚拟主播、博物馆里会动的清明上河图、自动开合的建筑屋顶……
艺术从来不会脱离于生活,我们希望鼓励孩子通过生活中的发现,激发想象力与创造力,再将创作融入生活,成为有温度的小设计师。
适当的引导,感受传统,古今交融
中国传统文化在美育中承载着重要的意义。而面对AA世代的艺术教育,我们坚信,传统文化与新兴科技的结合绝不是仅仅将传统艺术简单的数字化。我们希望通过专业的引导,让孩子更好的了解传统文化,更深入的理解不同时期的艺术设计背后的联系,再结合新的技术,激发出更具创新力的创作,让孩子可以成为具有人文情怀的小设计师。
各领域设计师为跨学科课堂提供支持
艺术不是一门单一的学科,我们团队是由来自全球各地、不同领域、不同专业的一线设计师、技术研发、教育学工作者和高校专业教师组成。因此每一节艺术课堂都拥有顶尖艺术家和设计师做专业指导,从而让孩子尽可能不受限的进行艺术创作。
鼓励孩子灵活运用技术,激发创造力
从中国传统的皮影戏,到动作捕捉、AI人工智能生成动画;从动物皮,到LED屏幕,再到类全息投影……每个时代都会留下独特的艺术创作形式和作品。而人工智能技术、混合现实技术等新技术的到来,必然会给孩子们带来不一样的学习和创作方式。
我们鼓励孩子建立批判性思维并学会灵活运用各种新兴技术,用来帮助自己更好的表达创意和想法。
往期学生创作
本次主理人讲座属于“北京国际儿童设计周”暨北京国际儿童设计创新系列活动。由北京国际设计周、中国儿童中心联合中国游艺机游乐园协会、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社会美育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共同发起。
本次主理人讲座一共有3场,每场将由来自全国5-6位主理人,结合自身在一线儿童教育实践道路上的经验及感悟进行分享。以“儿童美育”为出发点,以“设计美育”为切入点,围绕着“中国儿童设计思维培养”、“美育教育”、“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自然博物”、“儿童环境安全健康”等问题进行一定的交流及探讨,从孩子成长的角度和现代儿童的新需求出发,为儿童成长及建设儿童友好城市谏言献策。以“如何培养儿童的创造性思维”等话题展开讨论。
地址: 北京市 东城区 青龙胡同1号歌华大厦A座8层
邮编: 100007
电话: 010 84186820
邮箱: info@bjd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