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29日,由北京国际设计周有限公司、北京创意亮点五十五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主办,北京国际设计周城市更新研究中心、北京有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承办的2020北京国际设计周中国设计挑战赛——亮点十条文创园城市更新设计征集决赛圆满落幕!
决赛落幕合影
此次大赛的设计任务是对亮点·东四十条文创园区楼体外立面进行升级改造,该项目位于历史底蕴浓厚的北京市东城区核心地段,周围皆是拥有深刻文化内涵的中国传统建筑——老北京四合院。
主办方希望通过此次大赛展现国内外相关专业领域的设计师团队对于“城市更新”这一课题的深入研究与思考,共同探索符合北京四个中心定位的、成功的城市更新模式,同时利用大赛的影响力让人们更加重视“城市更新”这一课题。
大赛邀请到了阵容强大的专家评审团 |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张杰(组长) |
北京城市规划学会街区治理与责任规划师 工作专委会主任 冯斐菲 |
亮点文创园创始人 丁平 |
亮点文创园董事 王刚 |
亮点文创园总经理 王俊 |
亮点创始人丁平致辞
大赛自2020年4月16日正式启动以来,已吸引了多家优秀的一线城市更新领域专业设计单位热情参与,经过一个多月的重重突围,共有8家参赛单位代表的方案晋级决赛,并于亮点·十条文创园区B座三层进行了一场巅峰对决。
比赛现场参赛单位代表在阐述作品
北京城市规划学会街区治理与责任规划师工作专委会冯斐菲主任在“核心城市核心城区城市更新的价值与难点”主题演讲中提到:“城市更新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现象,是对时代需求变化与老旧空间之间冲突的调配,'更新'与'开发'和‘再开发’的价值取向不同,成熟地块聚集了很多资源,如空间资源、人力资源、设备资源等,但更重要的是汇集了各种网络关系与多种情感。”
北京城市规划学会街区治理与责任规划师工作专委会
冯斐菲主任赛前致辞
如今,随着我们对历史价值,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及对生态环保认识的提升,我们在重新调配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原有资源,留有一定的历史痕迹,展示发展历程,并且最少地扰动原有的关系网络,用新技术为老空间注入活力,并能因自己的提升给周边带来利好。
而城市更新的难点就在调配关系,包括新空间与新需求、时代审美与历史风貌之间的'硬关系’,以及权属方、商业客户、属地管理方、周边社区居民等利益方之间的‘软关系’,所以说城市更新是需要跨专业、跨部门,多方协作才能做好的工作,是工程,但具有很强的社会学属性。
这也对设计师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建筑空间设计能力,还要有与各方交流的意愿和能力,并且对业态策划、运营维护等具有一定的知识拓展,如此才能让设计方案颜值与活力并存。
而此次大赛,恰好可以充分展现设计师在调配这些关系方面的能力与水平。
决赛获奖单位代表领奖
此次大赛由专家评审团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参赛方案的创新性、可实施性、气质审美、区域整体和谐性、未来具备的影响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在艰难抉择中评选出了如下结果:
一等奖:北京观町创新研究所
二等奖:北京大木佰禾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三等奖:北京度态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优秀奖:北京吉合舍建筑设计事务所
优秀奖:北京荷欧文化旅游集团
城市更新重在参与,余下三家参赛单位虽未获奖,但他们的方案也是颇有新意、可圈可点:
MYL建筑工作室
北京卓创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尚惬空间设计(北京)有限公司
此次大赛不仅仅只是一场视觉盛宴,也让我们对人与城市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重新思考。
决赛现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张杰教授致辞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张杰教授在致辞中提到:“本次大赛代表了一个信号,即从粗旷型向小而精的转变。过去设计团队们更倾向于对几十万平米甚至几百万平米的大型项目进行改造,而现在,设计精英们回归到了对小而精的项目进行精雕细琢。”这表示在城市更新当中,我们注意到了更多的细节,关注到了更多的关系。
艺术家、设计师贾立致辞
同样作为艺术家、设计师,与亮点合作十年的贾立也表示:“更新” 的结果应经得起一定时间的考验,城市的耳目一新不仅是表面的更新,更是与记忆链接,与本土文化的互动,"更新" 是承上启下,是传统的延续和再创造。
十年来,亮点始终致力于“城市功能更新+历史文化传承”的资产管理和运营管理,专注于城市核心区域项目的升级改造。“这些项目面积不大,但我们却足够用心。”亮点创始人丁平在赛上发言表示。
亮点旗下项目区位图
作为推动城市更新的践行者,亮点希望人与建筑构建的不仅仅只有居住关系,还有感性需求。城市更新是大势所趋,此次大赛展现的不仅仅是对一栋建筑的改造更新,还有我们对于人与城市之间关系的再认知。
正如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张杰所说:“如今更需要被探讨的,是我们如何一起与建筑走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