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未来的艺术家!Hi , Artists from the future!





当我们谈论「美育」时,究竟在谈些什么?让我们走进时下热议的美育话题,一起谈谈什么是真正的美育。


国内的美育热潮涌现出大量的美术教育机构,却时常“与艺术擦肩而过”,落入模板化训练的困境。范本临摹的相似程度成了判断标准、创作元素的简单堆砌,绘画过程也成了一套机械化公式。这种方式固然看似有着更清晰的评价标准,更快速简单就能掌握一门艺术技能,却忽视了美育本身的核心价值,与艺术背道而驰。

美育应该是培养学生艺术素养、审美情趣和创造力的过程。模板化的教学方式给了学生直接的参考公式,跳过了让学生独立思考和表达的过程,将学生局限在模板之间,限制了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生长。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希望能让美育回归到艺术本身。从以人为本的角度重新出发,专注学生的多元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和艺术表达能力。参考海外美育经验,让学生从艺术作品中得到启发,发展自己的想象力和表达方式,通过创造性的实践和探索,展现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个性。

美国教育学家和哲学家约翰·杜威,就曾提出了一种以人为本的美育理念,强调将艺术与日常生活和个人经验相结合。他认为,美育不仅仅是学习艺术技能和欣赏艺术作品,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考能力。杜威认为美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为自主学习者和自主思考者,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艺术的视角和方法。

从杜威的角度来看,模板化的教学方式是违背美育原则的。他主张创造一个丰富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和表达,发掘他们的想象力和个性。美育教育需要从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出发,通过富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项目和任务,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工作坊机构简介




vava artpass(哇哇阿)

哇哇阿vava artpass创研团队集合了来自艺术、设计、教育与商业运营等多领域的优秀成员,依托丰富的跨行业成功经验以及对全球艺术教育与生活方式相结合案例的深度调研,打造出适合中国本土7-14岁阶段少儿的ARTISTIC艺术审美力成长体系,包含审美养成、应变提升、团队合作、跨学科学习、自我表达等8个纬度,由此形成以人为本的美育方式,并以此为指导研发出启发拓展型的少儿艺术工作坊(KWP),以深度艺术创作与跨学科学习体验为主的艺术家工作室课程(ACPA)等系列美育内容。

ARTISTIC艺术力象限(成长伴随模型)将艺术视为一种可以习得的应对未来挑战的能力,包括审美力、表达力、思考力、想象力等8个维度,,由艺术家带领学员沉浸式体验艺术家们的创作过程,在创作中获得全新的艺术视角,以及各种新奇而独特的艺术体验。





工作坊课程具体介绍




一、课程内容

「动态游园会」

方向:材料装置

万物皆可创作,创造力源于自由探索,摆脱了传统艺术材料的束缚,综合绘画、雕塑、拼贴、装置等多种技术,收获多样化的艺术体验,在艺术家金景鸿的指导下搭建自己的主题公园,来一场大胆探索、想象力全开的艺术游戏!

课程安排:

1、讲解部分:了解材料装置艺术和工具使用;创作主题讲解,启发学员思考,激发灵感。

2、创作部分:在艺术家导师的指导下进行主题创作,体验丰富的材料特性和艺术作品创作过程,提升艺术表达力和立体造型能力,激发小学员创造力。

3、展示部分:小学员讲解作品,鼓励小学员自信表达,从不同视角理解孩子。


二、导师简介

金景鸿

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职业艺术家


2010年至今在北京上海等地参加众多展览,个展项目有2020 页幕,金景鸿个展,hiart space,深圳;2019 SNOD SIM PARK,金景鸿个展,上海亚洲艺术中心,上海;SNOD&WRC,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上海亚洲艺术中心等。


三、课程材料

材料由工作坊提供。


四、过往课程成果展示


五、招募对象

6-12岁少儿(需要监护人现场陪同)。


六、招募名额

10-15名。


七、课程时间

10月3日,14:00-16:00。




返回顶部
© 北京国际设计周 京CP备16034572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1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