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谈论「美育」时,究竟在谈些什么?让我们走进时下热议的美育话题,一起谈谈什么是真正的美育。
国内的美育热潮涌现出大量的美术教育机构,却时常“与艺术擦肩而过”,落入模板化训练的困境。范本临摹的相似程度成了判断标准、创作元素的简单堆砌,绘画过程也成了一套机械化公式。这种方式固然看似有着更清晰的评价标准,更快速简单就能掌握一门艺术技能,却忽视了美育本身的核心价值,与艺术背道而驰。
美育应该是培养学生艺术素养、审美情趣和创造力的过程。模板化的教学方式给了学生直接的参考公式,跳过了让学生独立思考和表达的过程,将学生局限在模板之间,限制了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生长。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希望能让美育回归到艺术本身。从以人为本的角度重新出发,专注学生的多元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和艺术表达能力。参考海外美育经验,让学生从艺术作品中得到启发,发展自己的想象力和表达方式,通过创造性的实践和探索,展现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个性。
美国教育学家和哲学家约翰·杜威,就曾提出了一种以人为本的美育理念,强调将艺术与日常生活和个人经验相结合。他认为,美育不仅仅是学习艺术技能和欣赏艺术作品,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考能力。杜威认为美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为自主学习者和自主思考者,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艺术的视角和方法。
从杜威的角度来看,模板化的教学方式是违背美育原则的。他主张创造一个丰富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和表达,发掘他们的想象力和个性。美育教育需要从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出发,通过富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项目和任务,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工作坊机构简介
工作坊课程具体介绍
地址: 北京市 东城区 青龙胡同1号歌华大厦A座8层
邮编: 100007
电话: 010 84186820
邮箱: info@bjd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