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出版 | 彭璐:《北京国际设计周·中国设计发展年度观察报告》新书发布

编者按:2024北京国际设计周开幕活动暨设计生态链大会上,隆重推出了《设计改变中国》和《北京国际设计周·中国设计发展年度观察报告》两本新书。《设计改变中国》执行主编、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原院长王敏教授和《北京国际设计周·中国设计观察报告》编辑和作者之一、北京服装学院服饰艺术与工程学院院长彭璐教授分别就两本新书做了主题发布演讲。

彭璐教授介绍了《北京国际设计周·中国设计观察报告》一书的编辑主旨和篇章结构。她提到,《观察报告》旨在观察中国设计现象、分析其驱动力、呈现重要观点,并启发未来设计的发展。报告分为现象与趋势、发展与流变、热点与探究三个部分,涵盖了设计技术的驱动、媒介的转型,以及人工智能、绿色包装、非遗保护、设计教育等热点议题,全面展现了中国设计的现状与趋势。

以下彭璐教授所做报告的全文摘要。


图片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下午好!

今天很荣幸受邀出席2024年北京国际设计周开幕活动暨设计生态链大会,并代表《北京国际设计周·中国设计观察报告》编写团队介绍报告工作情况。


图片

“北京国际设计周”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每年举办一届。2012年,北京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成为创意城市网络“设计之都”后,“北京国际设计周”活动又增添了更多新的内涵和活力。

经过14年积累,“北京国际设计周”已初步实现了“国际知名城市创意活动”“亚洲设计风向标”的初始目标,正在向着助力北京建设“设计名城”的更高目标迈进。“北京国际设计周”已成为目前我国设计领域最具引领效应的综合性、标志性、国际性的知名活动之一。

编撰《北京国际设计周·中国设计观察报告》,是“北京国际设计周”与中国高教学会设计教育专委会合作,为进一步契合时代发展、凝聚社会力量、提升设计影响力的新举措。意在通过对中国设计业现状的观察分析、梳理总结,形成对设计发展的阶段性研判;寄希望以此形成的观点对我国设计战略规划、政策方针、业态发展、行业转型、教育深化等产生积极的现实意义,从而彰显“北京国际设计周”的使命担当。 

《观察报告》的编撰原则,以成果为点,以时间为线,以行业为面,实事求是反映进几年我国设计的状态,展示真实、立体的中国设计。意在把《观察报告》编撰成为中国设计的参考值、指南针、风向标,达到留存历史、启迪未来的目标。也是讲好中国设计故事,传播中国设计形象,增强中国设计话语权的重要职责与践行。

《观察报告》共分为三部分,约30万字,旨在梳理和总结近年来我国设计发展的相关政策法规、理论著述、行业状态,代表性设计成果及重大设计事件、活动等,为今后设计战略提供决策依据;为设计研究提供典型案例;为设计教育提供优化路径;为设计行业提供参照依据,以期形成对社会创新发展的驱动。

我们邀请高教学会设计教育专委会的专家们组成团队,他们是活跃在设计领域的管理者、学者、研究者、学习者,老中青结合,视角敏锐、态度务实。在他们的精心计划和努力下《观察报告》本着开放、包容、务实、求真的原则,为我国设计的发展提供了可参鉴的、权威性的观点和数据,以期对中国设计的阶段性与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的意义,发挥北京国际设计周在全国设计领域的能量与引领力。

《北京国际设计周·中国设计观察报告》的内容,分为现象与趋势、发展与流变、热点与探究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现象与趋势。本章从技术驱动、媒介转型等,总结近年来设计从被动应变到主动求变的状态。探讨了数字技术影响知识接收方式转型、设计类社群的协同模式;智能化变革和经济转型中设计内涵与外延的迭代与拓展;产业结构调整后,服务设计、公共设计、智能设计、时尚设计等领域的发展动态。图片

第二部分:发展与流变。本章针对复杂的媒介环境,从设计领域的新现象、新问题、新做法切入,参照有代表性的典型个案,以问题为导向,力求为中国设计发展展开科学、客观的视角,描述设计创新实践成果。包括:传统媒介融合与扩展,展示传播技术与观念转型,移动社交应用软件设计的不断升级迭代等。图片

第三部分:热点与探究。本章涵盖了新发展背景下设计教育呈现出的学科交叉动态,人工智能技术深度介入设计全流程、从快递包装看我国绿色治理体系建立、解决传统非遗活化困境的思考角度和路径等问题。

图片

十四年风雨历程,北京国际设计周置身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阶段,以一系列精心策划的项目记录和回应了时代主旋律。在改革开放4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脱贫攻坚实现全面小康、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冬季奥运会等重要的历史时刻,设计周从设计的视角出发,把许多不为人知的设计故事发掘出来、讲述出来,在彰显“设计力量”的同时,引导更多的年轻设计师成为复兴之路上的追梦人。

同时,北京国际设计周一直活跃在城市更新、乡村振兴,重大体育赛事等现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等战略实施过程中也从未缺位;如今在数字产业、人工智能、元宇宙、双碳目标等领域正在践行,所有做过和正在做的,均成为《北京国际设计周·中国设计观察报告》的缘起和底色。

综上所述,当下,中国设计已经成为国家文化发展、城市更新、科技创新、经济增长、危机应对的动力引擎,展现出广阔的发展潜能和前景。

图片

《北京国际设计周·中国设计观察报告》的首次发布,标志着北京国际设计专业视野的进一步扩大、设计研究进一步扩展、学术水平进一步提升,同时,体现了北京国际设计周与与国家共兴、与时代同行的初心和目标。

我们真诚地希望透过这本《观察报告》,各位专家、学者和朋友们能够观察中国设计现象,分析动因,呈现观点,启迪未来。也期待下一本观察报告像的问世。


谢谢大家!

返回顶部
© 北京国际设计周 京CP备16034572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1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