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速递|GLOBAL SELECT 文化共生:创想者的实验室

图片

9月13日,由中国国际时装周组委会、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GLOBAL SELECT、PKBJ论坛、服装设计师杂志联合主办的“GLOBAL SELECT 文化共生:创想者的实验室”主题论坛圆满举办。

图片

基于“中国国际时装周”这个拥有深厚底蕴又日新月异的国际化时尚平台的大型“实验室”,来自“艺术、时尚、建筑、城市规划、文化研究”等领域的十位创想者,化身实验室中的探索者与催化剂。他们通过20张图片、每张仅20秒的独特PechaKucha形式,分享其前沿实践与深度思考;在这种限定时长的模式下,演讲者的表达潜力得到充分激发,为观众提供耳目一新的创意体验,同时也为各位创意者提供互相交流的社交平台。

开场嘉宾

图片

姚青

北京国际设计周有限公司首席品牌官

姚青在致辞中指出,文化共生并非简单的共存,而是古今中外文化在深度对话与互渗中实现协同进化,其核心在于尊重差异、寻求共识,激发共同创造力。城市作为文明的重要容器,其更新不仅是物理空间的再造,更是文化生态的重塑。北京大栅栏片区通过“共生街区”模式,有机融合历史胡同与当代业态,成功实现老城有机更新;首钢园则以“工业遗存+冬奥遗产”为基础,推动工业文化与冰雪运动共生发展。这些案例表明,真正的城市更新应促进多元文化和谐共处、相互滋养,从而构建具有包容性与生命力的城市未来。

图片

孙婷

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主席助理

孙婷表示本次论坛是中国国际时装周组委会、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PechaKucha等多方携手搭建的跨界平台,集结了一群用专业打破边界、用创意链接文明的“思想先行者”。十位来自艺术、时尚与建筑等领域的演讲嘉宾以独特的PechaKucha演讲形式,围绕“文化共生”这一核心主题,从多维度展开深度分享。内容涵盖建筑与情感空间的构建、传统材料的当代创新、科技与时尚的融合实践、工艺美学与文化叙事、华夏基因的现代设计转译、展览策划中的文化逻辑,以及可持续发展背景下时尚产业的责任与跨文化合作机制等重要议题。这些来自不同领域的实践与思考,或许看似独立,却都围绕着“文化共生”的核心,我们看到的是文明互鉴的无限可能,更是城市更新、产业创新的核心动力。

图片

主持人

孟令达

PechaKuchaBeijing 策展人

孟令达简要介绍了PechaKucha的背景及其团队的发展历程。他提到自己拥有艺术博览会和电影制片的从业经验,并自2006年起将Pechakucha引入北京,至今已举办56场活动。目前,Pechakucha在全球140个国家、1200个城市同步推进,重点关注城市更新和策展型商业等领域。孟令达先生强调该项目多年来持续与各类国际机构、博览会、商业品牌及艺术设计群体合作,致力于推动跨界融合与年轻创意人才的推广。



主题演讲


01《空间的心理疗愈》



image.png


建筑师黄凯为我们带来了20张图的精彩分享,以一个个真实项目讲述空间与生活的关系。从女性视角出发的紫色浪漫样板间,到年轻演员在小公寓里的梦想坚持;从疫情下四口之家的 Home Library,到乡村父母的白房子;从青春梦幻的香芋紫女孩房,到下挖出的多功能家庭空间,每一处设计都折射着生活的温度与人心的渴望。在他看来,空间要为个体提供独处与疗愈的机会,让人们在有限的尺度里,找到无限的心境。正如他所说:“上班是牛马,回家要做主人。” 好的设计,能让我们在快节奏的都市中,遇见真正的自己,让建筑成为生活最温柔的陪伴。

图片


02《材料的实验性游戏》


image.png

Dave Branston 向大家展示了他用废弃材料“玩”出来的创意世界。他把工厂淘汰的瓶盖、口罩耳绳、废旧塑料、渔网甚至被遗弃的老茶杯、破碎瓷器,转化为灯具、服装、装置与艺术作品。疫情期间,他更是利用身边的日常物品创作,让灵感不因限制而停滞。在他的作品里,废弃物获得了第二次生命:破碎的瓷瓶成为“丑花瓶”,旧校服化为会随光线变化的装置,三条腿的椅子启发了新的设计灵感。他强调,设计不仅是形式的追求,更是与材料的对话与思想的实验。如今,他还走进中国56个少数民族社区,记录手工艺与文化灵感,探索传统工艺如何启发未来创意。Dave 的分享提醒我们:创新并非高高在上,而是从身边随手可得的材料开始,让生活的废弃变成艺术的可能。


图片


03《虚实双生:数智时尚中的可持续设计》



image.png


服装设计师、研究者与教育者黄斯赟在论坛分享了“虚实双生:数字时尚的可持续设计”。她以3D模拟、生成算法和AIGC等数字技术拓展设计语言,并与Vogue中国、字节跳动等合作,推动数字时尚进入主流商业领域。她指出数字技术并非取代真实,而是突破物理限制、提升效率、减少浪费,甚至实现“零浪费设计”。通过《逍遥诗学》系列及近期3D打印柔性材料秀场实例,她展示了从虚拟动态模拟到实体可穿戴时装的闭环转化。她强调,数字时尚的核心是以计算思维回应现实问题,既是创造的新语言,更是迈向可持续未来的重要路径。

图片


04《Furmark: 文化视角下的时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



image.png

王晶在发言中强调,天然毛皮作为一种传统服装材料,不仅具有御寒功能,更承载着文化、社会地位和艺术价值。国际毛皮协会致力于推动天然皮草的可持续发展,通过Furmark全球认证体系实现从养殖到零售的全链条可追溯,确保符合环保和动物福利标准。毛皮行业积极拥抱创新,与艺术、家居等领域跨界合作,注重手工传承与年轻设计师培养,同时强调零废料生产和材料天然降解特性。尽管消费观念变化,天然皮草仍在奢侈品和可持续发展中寻求平衡,并得到部分国际品牌的重新认可。协会呼吁更多人关注其在文化多元与环保责任方面的价值。

图片

05《从邮票王国到时装T台:一场跨越中西的美学共振》



image.png


李齐向荣向我们分享了“邮票王国”的独特魅力。这个在瑞士和奥地利之间的袖珍国家,面积仅相当于北京朝阳区的三分之一,却因精美邮票闻名世界。从雕刻大师耗时数百小时打造的《睡梦中的小公主》,到镶嵌施华洛世奇水晶与24K金丝的限量纪念票,每一枚邮票都堪称艺术精品。更令人动容的是,列支敦士登与中国早在1950年建交,多年来通过生肖邮票、文化展览以及与故宫合作的《千里江山图》邮票,让中西交流在方寸之间熠熠生辉。小小邮票,不仅是国家的名片,更承载着文化的交流与和平的愿景。

图片

06《展览艺术的六个阶段》


image.png

Charlie Dutton从“创造”一词的拉丁词源“cura”出发,梳理了从古罗马公共治理到文艺复兴文化遗产守护的概念流变。他以巴黎沙龙和“落选者沙龙”为例,指出艺术展示方式始终关联文化权力变迁,并呼吁当前艺术生态应超越纯粹性与商业性的二元对立,注重品质与教育。他主张未来创造需重拾“照料”精神,既关怀作品也关怀人,以此构建一个包容、实验性与民主的创意生态。

图片


07《在跨文化合作中建立信任》


image.png

Musab Abdikadir阳光以30年前索马里与沙特商人合作开办蜂蜜厂失败为例,指出引进的沙特蜜蜂因气味差异遭当地蜜蜂攻击致死,根源在于双方忽视环境与文化调研。通过对比蜜蜂与人类,强调人类可通过沟通超越差异、看见共同人性,提及中国企业出海面临的本土化挑战,认为应选择合作共赢而非“攻击异类”,并指出信任是合作前提,且不同文化对信任的理解存在差异。 此外,他提出建立信任需做好调研、调整态度显尊重、适应沟通方式、主动开放,分享自身助力企业跨文化发展的工作,强调从案例中吸取教训,信任是创新与应对不确定性的桥梁,文化共生需持续行动。

图片


08《文化出海新范式 ——阿联酋的包容经济学》


image.png


Eileen以“文化出海新范式——阿联酋的包容经济学”为题分享,从两千多年前中阿丝绸、瓷器与香料贸易切入,展现两国文明如今的文化共生新篇。 她介绍,阿联酋外籍人口占90%,46个自贸区吸引全球资本,多元信仰和谐共存;还以文化艺术为核心,借卢浮宫阿布扎比分馆等推进“去石油化”。 随着“一带一路”深入,中阿合作升级,迪拜时装周中国品牌亮相、国际品牌推出中东系列。作为阿联酋外贸部下属的官方驻华机构,Eileen带领的中国团队将继续助力中国企业把握中东投资机遇,推动两国经济文化深度链接。

图片


09《传统纹样对话时尚艺术——华夏基因的延续和重构》


image.png

赵紫瑶围绕中国传统文化与时尚的融合展开论述。她指出中国传统纹样的影响力由来已久,13世纪意大利卢卡受丝绸之路影响,仿制唐代丝织品纹样与结构;18世纪清朝鼎盛期,乾隆年间审美更是影响西方洛可可风格,催生大量中西交融工艺品。赵紫瑶团队则开展传统丝织品复原工作,补全从战国到唐代等丝织品文物残片,并复原战汉时期的服饰在走秀活动中展出。此外,还探索传统纹样的现代应用,呼吁大家挖掘基因中的东方美学,推动中国传统纹样在当代时尚领域的传承与创新。

图片


10《聚散合围——不同文化下的交融之道》


image.png


唯森结合自身跨文化成长与实践经历,分享不同文化穿梭中的个体体验与可能性。他早年学习时尚专业,18岁举办首场服装秀“在路上”,19岁推出融合戏剧元素、艺术手法与中国非遗的服装系列,还拥有十余年造型师经验。20至27岁间,他游历60余国、四五百座城市,后从时尚转向纯艺、空间创作,完成南京无想山公共装置、剧院设计等项目。疫情期间,他构建个人艺术体系,在伦敦及国内多地开设买手店,还为上海自然博物馆打造互动装置,今年举办空间个展、开展工作坊并尝试互动戏剧。他希望以自身“维果式成长”案例,为大众提供跨文化串联、突破成长的思路。

图片

image.png


2025中国国际时装周(秋季)

精彩回顾

图片


2025中国国际时装周(秋季)线上话题内容共创火热进行中,自8月7日至开幕,抖音#中国国际时装周 话题播放量已增加2亿,产生多个热点;“中国国际时装周”微信指数已增加近5亿。欢迎在以下平台发布时装周内容,带上相关话题标签,将有机会获得更多曝光!

微博:#中国国际时装周#大秀直击

抖音:#中国国际时装周 #华服共潮生 #这也能开播

小红书:#中国国际时装周 #小红书时装周群聊

快手:#中国国际时装周 #老铁时装周 

视频号:#中国国际时装周 

bilibili:#中国国际时装周 

图片


2026中国国际时装周(春季)

2026.3.22-29

「锐」意新生 

返回顶部
© 北京国际设计周 京CP备16034572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1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