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配套活动的核心内容为非遗生活美学展暨共创工坊,活动以促进新消费与文化传承为目标,邀请相关作品到场展示,并由传承人或富有教学经验的老师带领大家共同体验艺术创作。
非遗生活美学展的展品涵盖钧瓷、宋锦、青瓷、侗族刺绣、马尾绣、布糊画胸针、竹编等,共计20余件展品。展览以可触、可感、可用的生活美物,诉说非遗与日常的紧密联结。展览通过非遗从技艺到生活美学的转化,引导观众感知传统工艺的温度与生命力。这场展览将是“焕新空间 活力西城”主题活动的生动注脚——以文化为笔,在保护中创新,于生活中传承,让西城的历史文脉与现代活力同频共振。
共创工坊将举办三场各具特色的非遗共创活动。
01面人
面人,是一种来自中国民间的传统雕塑艺术,也称面塑。2008年,面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面塑的制作工具十分简单,为刀、剪刀、滚签、拨子、木梳、竹签、线、纸、润滑油等。如此简单的工具不仅可以捏塑成千姿百态的人物形象,还可以做成活灵活现的各种动物,鲜艳美丽的花草树木。
02剪纸
北京剪纸的技艺延续传统,利用镂雕技术,依据有无相生、虚实互补的原理,实现的平面造型艺术。工艺分为设计、剪纸、装裱三大步骤,其中蕴含阴阳纹样结合和正负形的对比表现。
传统剪纸的艺术表现充满着浓郁的吉祥寓意。新一代剪纸传承人在创新表现形式上,把剪纸镂空和光影相结合,将原本的平面化剪纸做成三维作品,把剪纸从镜框里解放出来,让剪纸和光交互作用,展现其光影生命力。
03 飘漆扇

飘漆扇,一项将漆艺与扇文化完美结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用流动的漆色书写着东方美学的诗意。
飘漆扇其核心技艺在于飘,扇面题材多承文人意趣。一把飘漆扇,是漆的温度,是风的形状,更是中国人用双手接住自然意趣的浪漫。
共创工坊活动欢迎您的加入,免费参与,名额有限,请扫以下二维码进群预约报名。
面人共创:2025年10月5日14:30-16:00
剪纸共创:2025年10月6日14:30-16:00
飘漆扇共创:2025年10月7日14:30-16:00
共创工坊地点:北京中海大吉巷·文保区10号院
地址: 北京市 东城区 青龙胡同1号歌华大厦A座8层
邮编: 100007
电话: 010 84186820
邮箱: info@bjdw.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