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时空集美术馆 ,作者时空集美术馆

10 月 16 日,时空集美术馆举办《时空游乐园∞》艺术家分享会。作为北京国际设计周西总布分会场,活动于西总布胡同的传统四合院中,以“瞬间”为切入点,围绕童年游乐记忆、当下城市经验与材料语言的转换,讨论这些片段如何在作品中被捕捉、延展,并转化为可共享的观看经验。

展览概念是从“具象场域(游乐园)→ 时间维度(时空)→ 开放的想象与连接(∞)”展开:
“游乐园” 并非仅指设施或具体场域,更是一处心理安放之所,承载轻松、治愈与期待;
“时空” 指向记忆与情绪在过去与当下之间的流动; 时间并非总以明确的方式出现在作品中,更多时候,它以一种缓慢流动的节奏,潜移默化地渗透进观看体验中——某段记忆悄然被唤醒,某种情感正在发生。
“∞” 象征延续与连接,它连接着艺术家与观众、过去与现在、个体与共感,也意味着一个未完待续的想象空间——正如这处四合院艺术空间,本身即是连接传统建筑与当代艺术的“时空纽带”。
两条动线,两种时间
东厢房:呈现的是回望与追忆,聚焦“曾被陪伴与欢笑填满的时光”。以图像、装置等方法,把个体记忆转为公共可读的片段。
东厢房现场照片
西厢房:聚焦当下与想象。面向“现实节奏与自我修复”。以材料、结构与叙事,显影治愈/成长/想象与情绪的层次。
西厢房现场照片

李佳卿《房间》作品及制作过程
关于《房间》
李佳卿说:
*下滑了解更多
“《房间》这件作品是我在2020年疫情期间创作的。那段时间被困在家里的感觉特别强烈,就突然很想“跳出去”。这种冲动成为了这件作品的起点。于是我就以自己当时居住的房间为原型,把它“展开”,呈现成一个打开的空间。其实这种“展开”的空间在古代艺术中也有呼应。比如在古希腊透视法尚未出现前,人们就在平面上用展开的方式表现空间;中国古代的画像砖、画像石中也有类似处理。我觉得这两种方式之间有一种遥远的呼应。
最初我希望它是平放在台面上观看的,观众可以围着它走,有种俯视感。老师当时建议我把作品挂起来。悬挂之后,它从一个“模型”转化为一幅“图像”,观众的视角也随之改变——作品不再是立体的房间,而更像是一种视觉经验的投射。在制作上,这件作品是陶瓷材质。上釉时我选择保留了建筑框架的质感,没有完全涂满,希望它保留一种“粗糙”和“结构”的感觉。
我的作品中,房间虽然是现实的,但人物是在看手机的—那一刻其实是现实空间与网络空间的交汇。整个画面像是一个“空间与空间之间被定格的瞬间”。”

于文《寻找童年的那一份纯真》
布面油画 100x120cm 2025
关于《寻找童年的那一份纯真》
于文说:
*下滑了解更多
“灵感来自一次在江边捡石头的经历。那天特别热,我和朋友顶着太阳走到江边。越靠近水,空气就越凉。等真正走到岸边,把手伸进江水的那一刻,感觉像走进了一个天然的空调房——外面灼热,水里却冰冷。我脱了鞋,光脚踩在石头上,整个人仿佛融进了江水。那种被冲刷的感觉,让我突然想起小时候在老家和伙伴一起抓鱼捉虾的画面。江水流动、冲刷着脚和手,心也渐渐平静下来,仿佛所有杂念都被冲走了。那一刻,我重新感受到童年的纯真和宁静。
创作时,我喜欢让情感一层层叠加——每一遍颜色都记录着当下的心情。蓝色在我的作品里经常出现,因为那是江水的颜色,也是我心的颜色。阳光照在水面上,蓝与绿不断切换——那一瞬间真的很美,我希望能把这种美好永远留在画里。”

“ 我来自厦门,在纽约的一所艺术学院学习,现生活在上海。我的猫常常趴在我身上陪我画画,这种日常的陪伴也成为了创作灵感的一部分。接下来是一些作品中的场景:
树坐在圆柱上聊天,周围漂浮着像病毒或皮肤病一样的元素,月亮的绿色嘴唇仿佛在嘲笑它们。
另一幅画中,树的枝桠和河流里都有手,树想触碰河里的手,产生微小涟漪,就像在钓鱼般等待回应。”
关于创作,
张逸驰说:
*下滑了解更多
“我的创作方式大多是在纸上进行,材料包括宣纸、木板、丙烯、油画棒、白胶,甚至树枝等自然材料。我注重材料本身的物质性和表达力——每种材料都在无声地讲述自己的故事。
画得越多,观察的颗粒度就越细腻,生活中许多微小而被忽略的细节,会像落入世界缝隙的碎片一样被我捕捉,并记录在画中。我观察生活的痕迹:在翻新的房子里,我发现地板的磨损清晰地记录了之前居住者的日常轨迹,从厨房到卧室的路线留下了岁月的印记。建筑外立面的水痕、青苔、墙面的斑驳,都是时间和行为留下的痕迹,它们无声地讲述生活的故事。通过这些观察,我将这种微小的、日常的痕迹转化为创作的元素,让作品承载时间与生活的感知。
我希望通过作品呈现一个独特的“微小世界”,在这些细节里,观者可以感受到生活的温度、情感的流动和瞬间的静谧。每一层颜料、每一笔绘制,都是我当下心境的记录,是对世界细微之处的回应。最后,我想强调的是:Art as an daily practice 艺术不仅是视觉呈现,也是对生活的感知实践。”

梓靖《怪东西大世界》
书籍8x10cm 16x20cm 25x40cm
2023
关于《怪东西大世界》
梓靖说:
*下滑了解更多
“我最初的灵感来自于北京的一些公园里,儿童游乐设施的奇特景象。我对这些“怪东西”产生了好奇,开始收集和调查北京各个公园的儿童游乐设施。我查找资料、浏览小红书、各类网站,甚至自己制定探访计划,走访了大约20个公园。过程中,我发现很多设施正在被拆除或翻新,这种消逝速度让我很惊讶,也感到有些惋惜。我想记录下这些童年的记忆和那些即将消失的空间。
在收集的过程中,我还关注了游乐园票据和设计细节。比如不同公园的门票材质和印刷方式、旋转木马的造型、票面排版,都让我觉得充满趣味和历史感。我尝试用工程图纸模拟复古门票的薄纸质感,保留了它的触感与视觉特色。最终,这些内容汇成了《怪东西大世界》这本书。
在书的排版上,我在后记中把文字做得大而拥挤,有意让信息“挤压”在页面中,象征这些设施在时代变迁下狭窄的生存空间。每一个文字、每一张票据、每一张照片,都承载着消逝的记忆,希望观者在翻阅时,能回想起自己的童年和游乐园的时光。
《怪东西大世界》不仅记录了消逝的童年景象,也试图呼唤人们对这些不起眼、无版权的民间设计的关注——它们并不应该被遗忘。希望每一个翻阅的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记忆碎片。”

刘江昊 《时间印章》
黄铜 6x6x1cm 2023
*以上所有艺术家的完整作品信息可翻阅本公众号了解

《时空游乐园∞》不是一次性的主题,而是一条可继续书写的时间线。它以“游乐—时空—∞”为坐标,把个体记忆与当下经验转译为可被分享的观看路径;也提醒我们:真实的瞬间,仍可被温柔而坚定地保存。
正如时空集美术馆这处四合院,既承载历史,也持续生长,它本身就是城市更新中一个温柔的时空节点。期待与你在下一次现场相遇。
地址: 北京市 东城区 青龙胡同1号歌华大厦A座8层
邮编: 100007
电话: 13001992611
邮箱: info@bjdw.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