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美青年创客大赛北京赛区
2024年7月1日至2日,2024“共创未来—中美青年创客大赛”北京分赛区选拨赛在清华大学圆满落幕。选拔赛汇聚了来自北京及周边地区100支高校创客团队参与,最终40支团队入围到线下决赛。
2024年教育部“中美青年创客大赛”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办,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清华大学、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英特尔公司和中国大学科技园联盟承办。今年已是第11届。大赛以“共创未来”为主题,以数字化技术为手段,探索气候变化、韧性社区、环境教育、低碳环保、食物系统、危机应对、公共卫生、健康福祉、清洁能源、绿色交通、循环经济等领域的创新机遇,结合未来思维和设计创新,运用前沿科技和开源工具,打造兼具社会意义和产业价值的全新作品。
北京分赛区由清华大学教务处、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联合主办,清华大学艺术与科技创新基地承办,清华大学iCenter、清华x-lab、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清华大学学生创客空间协会协办,英特尔公司作为支持单位。
7月1日下午,入围分赛区决赛的队伍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A区多功能厅签到入场,并投入到创客作品的设计制作和完善中。
More
每支参赛队伍由2-5人组成,团队成员需要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分别负责概念设计、产品设计、技术实现以及产品ppt/视频制作讲解等。在现场利用各类开源软硬件及快速成型加工设备制作出融合创意和技术、社会与产业价值的产品原型。这些产品原型充分诠释了创客对本次大赛主题的多角度解读与呈现。
7月2日上午10点,评审环节开始,首先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马文甲为大赛致辞。
他讲到,面对未来,我们有更多的期待和想象,在创新的路上,凝聚更多的共识,分享更多的经验,创造出更多的成果,在多元的场景中,应用我们的创意和成就。这是我们坚持创新创意的动力和目标。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多年以来一直坚持艺科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作为教学培养人才的目标,我们也产生了许多的科技结合的成果,并且应用到了许多的市场化和行业化当中,甚至服务于国家的区域发展,以及融入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各种应用场景之中。
在创新创业这条路上,青年无疑是重要的载体,是重要的内驱动力。中美青年创客大赛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通过建设赛事的平台,让同学们有将创新创意展示的舞台,能够分享自己的思路和成果。也希望这些成就能够更多地应用到祖国建设的现实场景和行业企业产业发展中去。
More
本届比赛评审分为两轮进行,在激烈的评审过程中同学们充分利用自己的辩才,以PPT、视频、成品展示等多种形式向评委们全方位立体式地展现了自己产品设计的创意、技术实现及社会价值等。在经过了近6个小时的角逐,最终结果揭晓。
颁奖仪式阶段,首先由清华大学教务处副处长胡楚雄作为大赛评审委员会主席致辞并对本次赛事进行总结。
胡楚雄表示,这次大赛,我们看到了多样化的创客作品。同学们发扬了创客的首创精神,有的针对 “星辰大海”,有的针对“人间烟火”,大家在各种挑战下解决具体问题,将科技力量和动手实践能力结合,制作出了非常有创意的原型系统,体现出了青年人的蓬勃朝气和社会责任感。同时,中美青年创客大赛也体现了实践导向的人才培养,希望学生们能在实践过程中,收获更多的进步。“须知少时凌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无论是成功或者小小挫折,都是非常有价值的收获,相信现场每一位同学通过这个赛事都取得了进步,未来舞台更大,大家可以进一步将所学所得融入到国家发展和科技创新当中,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赋能。最后,祝贺所有获奖团队取得的好成绩!
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国际处副处长杨小婧、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杨冬江、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张益民、北京歌华设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昱东、清华大学艺术与科技创新基地主任付志勇、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双创教学部张琦、北京理工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工业设计系孙远波、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刘伟、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执行主任虞苍璧、高科技行业资深专家孔志强等嘉宾出席颁奖仪式。
滑动查看更多
最终,清镜智控团队的“前端可伸缩的支气管镜智能一体化导航系统”、AI Pioneer团队的”火星探测局”、远航队的”LUE电机——新一代长航时潜水电机”、凌玄科技团队的”基于机器视觉定位的全向移动智能驿站分拣机器人”、思考喵生团队的”智鸳——基于SAID远离的老年人手眼协调训练体感交互产品”脱颖而出,获得了一等奖。这5支队伍还将代表北京赛区参加8月份的中美青年创客大赛全国总决赛,与中美两大赛区的青年创客团队同台竞技。
More
此外,11支团队项目获得了二等奖,10支团队获得了三等奖,9支团队项目获得优秀奖。这些创客作品呈现了同学们对传统文化、当下挑战和未来前景的探索,同时也将AI融入到开源硬件和新材料中进行制作实践。这些作品反映了创客大赛的发展方向。
本届大赛是间隔四年之后首次走到线下,青年创客们也都十分兴奋,能有这样动手制作和交流的机会。创客大赛不仅仅是作品的制作和发表,更重要的是创客之间的碰撞和交流,借助创客大赛的形式,能够让青年学生充分展现他们活跃的思维,也在彼此的思想碰撞中产生出更多新的思路,并将这些思路变成现实。这也是创客精神内涵的集中体现。
地址: 北京市 东城区 青龙胡同1号歌华大厦A座8层
邮编: 100007
电话: 010 84186820
邮箱: info@bjd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