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国传统工艺振兴主题设计展,以“融汇东西,营造生活”为主题,展示东西方文化中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融合的项目和作品。该展坚守“现代设计走进传统工艺,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的策展理念,可持续性地开展非遗传承和设计创新活动,增强了传统工艺设计的市场消费能力,引导和促进“非遗之美”为美好生活服务。
经过五年以来的展示推广,中国传统工艺振兴主题设计展己经成为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融合创新的展示平台,具有传统工艺设计创新的品牌价值,该展通过展示现代手工设计创意作品,创造出鲜活的文化活动场景。
2022中国传统工艺振兴主题设计展展览内容包括“2018-2022中国传统工艺振兴主题设计展5年回顾展”“2022璃语东西——国际当代玻璃艺术展”“匠心·匠意—手工艺与乡村振兴专题作品展”“美宿中国乡村行”展以及中国传统工艺快闪展系列等专题展内容,这些展示的内容均是通过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融合创新来赋能城市更新、乡村振兴、文旅融合等方面的项目案例及设计成果。主题展采用展中展方式,以系列专题展形成总体展览格局。其中,“2018-2022中国传统工艺振兴主题设计展5年回顾展”,回顾了自《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颁布以来的传统工艺设计成果。从2018年首展开始至今,中国传统工艺振兴主题设计展已连续举办五届,以“传统工艺设计为美好生活服务”为主旨,通过现代艺术设计促进传统工艺传承与创新发展。展览迄今已经汇集了百余项传统工艺与艺术设计融合的项目与品牌,展示了8000余件传统工艺创新设计作品,为传统工艺振兴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口碑,并形成了广泛的社会经济效益和较高的社会影响力。
“2022璃语东西——国际当代玻璃艺术展”是今年大展中的国际专题展,是以“2022国际玻璃年”为契机策划的国际当代玻璃艺术专题展。鉴于玻璃对于人类的价值,联合国首次命名2022年为“国际玻璃年”,以此纪念这种人类历史上最具变革性的材料。恰逢此次机遇,为了响应“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想,同时也为了更好地推动中国当代玻璃艺术发展,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中国硅酸盐学会联合举办“2022璃语东西——国际当代玻璃艺术展”。本次展览展出来自国内外的玻璃艺术作品100多件套,由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玻璃艺术专业委员会负责承办。展览秉承“彰显玻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共创可持续、公平和更美好的明天!”的年度主题。倡导创新精神,注重学术性、艺术性、思想性,以“玻璃艺术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为学术主题,汇聚国内外玻璃艺术创意作品,展示当代玻璃艺术的文化价值、学术价值、艺术价值,以推动当代玻璃艺术创造发展。
“匠心·匠意—手工艺与乡村振兴专题作品展”是由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的创作与实践作品构成。专题展分为“学院·艺作”“工坊·新创”“非遗·乡土”“窑口·田野”四个板块组成,共同展现了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在手工艺与乡村振兴方面的面貌与成果。
其中“学院-艺作”板块以学院教师的作品,体现学术和艺术界对于当前手工艺发展的前沿性思考。“工坊-新创”板块由一系列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的青年们开展的创新、创业典型案例构成。“非遗-乡土”板块展示的是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多年来在非遗保护与传承中的相关行动。“窑口-田野”板块展示了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对典型地方窑口进行保护性研究的相关成果。
中国美术学院工艺美术学科源于国立艺术院图案系,1960年夏,在邓白教授的倡议和组织下,“工艺美术系”正式成立,下设陶瓷美术、商业美术、染织美术专业。在恢复龙泉青瓷、德化莹白瓷和南宋官窑和当代陶瓷艺术创作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2003年开设陶瓷艺术系,2007年增加玻璃和首饰专业,更名为陶瓷与工艺美术系,隶属公共艺术学院。2015年,中国美术学院成立手工艺术学院,下设陶瓷、玻璃、首饰和漆艺艺术设计专业方向,着力于手工艺术理论与创作的研究,目前手工艺术学院已构建起具有国际视野和本土人文精神整体发展的共生格局。
“琴韵流觞”清华非遗研培成果展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15年以来一直参与中国非遗研培计划,为传统工艺行业培养出一批充满创新理念与创造活力的工艺传承人。本次成果展立足于漆艺髹饰技艺,聚焦古琴艺术,探源知音文化,将斫琴、弹琴、听琴结合到一起,形成融视、听、触觉为一体的雅集形式。从琴棋书画,到诗书画印、笔墨纸砚,不同艺术门类聚集在一起,共同构筑起文人雅致、高洁、洒脱的精神世界。在振兴传统工艺的新时代征程中,通过艺术的再次聚集,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展览的作品主要来自第15期非遗研修班的结业研创成果,展品共26件套。展览分为“琴之史、琴之器、琴之用“三个版块。内容呈现形式有听琴音、拓图片的互动,有琴书房的空间陈设、斫琴人的琴艺展示,也有传承人制作的琴文化文创产品,如相关教材、古籍等,展览期间也会举办琴韵流觞雅集活动。本次展览得到北京古琴文化研究会的支持,期待观众们能在琴韵流觞中获得美的享受,爱上源远流长的古琴艺术和大漆髹饰技艺。
“锲工琢艺”手艺美饰生活展
展现桂林旅游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工艺美术专业五年以来的教学创作成果,这些成果具有西南民族文化特色,涵盖非遗传承、中西方技艺与现代设计交融的理念,旨在探索工艺美术专业与文旅融合的发展之路。该专题展览以“锲工琢艺”为主题,主要包括工艺美术专业美葆玉石首饰工作室作品,纤维艺术工作室的《服装材料与工艺》课程作品和《纤维工艺基础》课程作品以及金属艺术工作室的作品。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滇黔桂民族文化旅游区传统村落文化基因识别与活化路径研究”课题中创作的金工器皿和花丝首饰也成为本次展览的特色作品。
“美宿中国乡村行”专题展
展示在国家《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等政策的引导下,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民宿产业分会汇聚建筑师、设计师、规划师、民宿运营者等资源,持续推动“美宿中国乡村行”计划,将乡村设计智慧投入到乡村振兴建设中的案例与成果。乡村建设不仅包括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还包括乡村治理机制培育、乡村产业可持续发展、社会公共服务、乡村文化建设、乡村公共艺术、乡村设计周等内容。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民宿产业分会以乡村民宿产业为起点,推选乡村振兴优秀案例,不断提名推荐美好民宿,表彰和推广乡村设计示范项目和设计师,让“美宿中国乡村行”计划成为打造乡村设计助力乡村振兴的公益品牌和公共文化平台。
中国传统工艺设计快闪展是面向市场化的创新展览模式,汇集10项传统手工设计项目,其中包括“汉襟”新汉服设计、“中国白”德化白瓷、“玩竹”竹编艺术、“散装金工人”金工等传统工艺振兴优秀项目,以集成方式创新性形成快闪店模式,将来为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走进商业空间构建一种常年巡回商业展销的模式。
地址: 北京市 东城区 青龙胡同1号歌华大厦A座8层
邮编: 100007
电话: 010 84186820
邮箱: info@bjd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