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来打卡一个可爱又可读的展览——且行且知

2023北京国际设计周正在进行中,玲琅满目的文化活动为首都市民提供了创意文化的饕餮盛宴。在塑三文创园分会场,一场既有趣味性,又有知识性的“且行且知——中央美院实验艺术与科技艺术学院实践教学系列展”正在展出。




《阿芳的故事》祁震 动态影像


艺术家祁震的影像作品《阿芳的故事》曾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


作者以十九世纪末摄影术传入中国的时代为故事背景,以真实历史人物“赖阿芳”为角色原型,在作品中虚构了一个名为“阿芳”的摄影师,他用相机镜头记录了中国各地风土人情,以及一些重大历史事件。


“赖阿芳”本人是清末中国著名职业摄影师,他在香港开过影楼,技术精湛,视角独特。



影片的图像素材来自于祁震收藏的立体老照片,这种立体照片是由一台模仿人眼的双镜头照相机拍摄而成,其立体成像原理是利用了人眼的左右视差。


在这部影像中,静态的老照片经过特殊处理,变成了能动的立体影像,配合叙事化的影像剪辑语言,作者试图为观众展示一百多年前中国的风貌,把观众带回到照片拍摄的历史年代,并去思考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中西方文明碰撞下的中国的命运。



《凝视》黄宇泽 交互作品 椴木板、物流箱、金属板等综合材料


艺术家黄宇泽的作品《凝视》是一件现场交互作品。


在黄宇泽看来,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总会有许多新的技术诞生,这些技术往往能够很好的造福人类,但同时其所带来的危险性也时常会被人们选择性地忽视。



一种新技术的诞生总是会引发人们的凝视,但在人们凝视技术的同时,技术本身是否也在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凝视”着人类?《凝视》这件作品正是对这一问题的反思。


观众凝视古老的影像技术——跑马灯,而较为新颖的影像技术——XR技术又在凝视着观众,同时,其他的观众可以通过实时监控的影像技术凝视观看作品的观众。



通过新老作品的结合,作品试图用一种诙谐的方式暗示在技术发展和传承的过程中所潜在的危险性。



《龙的秘密》巴朵贵州手工纸、镜面


艺术家巴朵的纸艺作品富有极强的视觉效果。这件作品源自于他在贵州安顺牛蹄关村的考察。


他以当地蜡染中鱼龙纹等有关龙的符号和图像为基本造型元素,用手工纸和镜面重新塑造了主流文化中龙头的对称图像,并期望借助这些图像和材料的隐喻,以及共同文化属性,以当下的视角解读传统文明、自然生态、地域民族文化与当下的关系。


艺术家巴朵在布展中调试作品细节

艺术家巴朵在布展中调试作品细节




《雀群》 王沂 影像、动态装置


艺术家王沂的作品《雀群》在展场中颇具看点。千余只可爱的水墨“麻雀”绘制在瓦楞纸上,在电磁摇摆器的作用下形成了满目动态的效果,富有生机。麻雀、瓦楞纸,这些原本习以为常的事物,在艺术家的构思下形成了耳目一新的效果。


据介绍,这件作品自2018年开始创作,作者不定期地于家庭所在社区的老年活动站开展义务支教,教老人们画一些花鸟鱼虫。老人们很善于从生活中找到触手可得的废弃纸张用于日常练习,这让作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于是作者邀请老人们一起在快递包装用的瓦楞纸上进行练习,同时搭配上了一个个摇摆器。一群麻雀就这样“活”了起来。



此次展览还有一大看点在于特邀参展作品的表现。


实验艺术与科技艺术学院近年来一直与北京中学、北京四中展开美育实践与研究性课程的开展,将高等美术院校的学术资源、美育资源结合北京本地特点走进高中校园,形成了丰富的成果。


此次展览中,来自北京四中的人文实验班,来自北京中学的邢子丰和王子熙就带来了他们的阶段性成果。

    

由尹强、祁震共同指导的北京四中人文实验班《电影与书》项目作品

北京中学王子熙实验影像作品《路怒症研究》

北京中学邢子丰在开幕茶歇区域向观众介绍“饥饿主题”餐盘设计,展现粮食节约的创新宣传方式

“中轴之美”板块中不同历时时期的中轴线地图与《原点》拼图游戏

《原点》 陈晔 拓片

“中轴之美”板块中的水彩折页与调研报告

“到民间去”板块中的民间美术藏品


以上作品只是整个展览的一小部分,先剧透到此,要想领略更多精彩,不妨在中秋国庆期间,来到塑三文创园分会场一探究竟吧。



且行且知

——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与科技艺术学院实践教学系列展

 

“中轴之美”参展艺术家:


陈晔、冯艺麒、陈欣蔚、杜颖欣、沈家可、陈進龙、侯俊良、林津锐、王天、吴靖童、吴正华、许若琳、于锦麟、张馨匀、朱意晶、郭奕彤、胡源波、张逸洁、葛文江

 

“行影在途”参展艺术家:


祁震、吕喆、和雪宁、祁子航、曲鸣飞、黄宇泽、当牛、何贝莉、王沂、王子熙、邢子丰、北京四中人文实验班

 

“纸境十三”参展艺术家:


巴朵、鲁艺冉、刘潇、罗厚麟、谢馨仪、高雅、税佳仪、冯梓悦、倪明、王宁、姬徹

 

“到民间去”参展案例:


乡村振兴艺术设计事件战略研究

国家艺术基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养

福建东山岛澳角村科普壁画创作及山海艺术节计划

河北灵寿科普壁画创作及美育支教计划

北京门头沟琉璃渠村-琉璃工艺口述史项目

盘古民间艺术社

河北冀南画帘考察

“中国书桌”——江浙皖赣交界区域手工技艺考察
江西婺源漳村考察和在地创作

湖南隆回民间文化采风 

“春暖小岗”社会实践与艺术考察

 

返回顶部
© 北京国际设计周 京CP备16034572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1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