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原博物馆特展,现场直击「修复·西兴隆街2023」

2023年9月15日预展圆满结束后,9月16日下午,法原博物馆秋季特展「修复·西兴隆街2023」如约开幕。

本次特展由建筑师朱小地担任策展人,特邀北京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邱跃和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韩冬青担任学术主持人,由天街集团主办,法原博物馆承办。本次展览亦是法原博物馆作为2023北京国际设计分展场筹备的重要活动之一,展期3个月,展览将持续至12月16日。

daf2427578824706e7439654e6ce4271.jpg

开幕式现场 ©️法原博物馆


开幕式当日,北京天街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军、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韩冬青、北京建筑大学教授胡越作了致辞。首规委办、北京市规自委的有关方面领导,与多位关心老城议题的建筑师、规划师及各界学者专家齐聚法原博物馆,共同见证历时多年的前门东区西兴隆街恢复性修建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在论坛环节,URBANUS都市实践创始合伙人王辉与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韩冬青分别担任主持人,与论坛嘉宾边兰春、吴晨、雎安奇、贾蓉、张路峰、赖军、青山周平、邵韦平、冯斐菲、韩文强进行了多重探讨。


 缘起

「修复·西兴隆街2023」

本次展览既是一场记录,也是一次陈述。

2018年,由朱小地工作室牵头的恢复性修建集群设计,以西兴隆街和三里河沿线共21个地块为试点,邀请十几位老城保护专家、建筑师共同探索恢复性修建方法途径。同年,阶段性成果藉由北京国际设计周的契机,以展览和论坛的形式向公众呈现。 

2020年,伴随《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8年—2035年)》和相关设计导则先后出台,前门东区的新一轮恢复性修建试点在西兴隆街沿地块重新启动,邀请7位建筑师参与研究设计,以西兴隆街沿街一层院落为研究范围,希望将“恢复性修建”的概念从建筑层面扩展到街区层面,进一步探讨老城恢复性修建的主题。

194d102274c20f7965d5fec727769e3c.jpg

西兴隆街恢复性修建项目工作探索留影


及至2023年,5年的研究摸索在行业学者、建筑师的共同参与,以及实施主体与相关部门的多方合力下,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展览“修复·西兴隆街2023”应运而生。展览希望透过西兴隆街这一老城切片,探讨借助一条街有的放矢地唤醒片区记忆和激活场所的可能性。


展览以“修复”为题眼。虽然“修复”一词在国内外遗产保护和城市更新领域中已颇有讨论,但溯源至《说文解字》中对两个动词的原始阐释:“修,饰也;复,往来也。”则可归纳出关于“修复”的一种辩证态度:有价值的历史应当被复现,但这种复现是可选择且可转译的。而这一复现和转译的平衡也正是老城项目中作为“修复师”的建筑师们在持续思考的问题:“复什么”和“怎么修”。

附记的“2023”表达了作为建筑师和规划师的我们,对于时代命题的谦逊态度:在一个平凡的年份,一群人怀着一腔热忱做成了一些事。这代表我们愿意直面老城当下复兴物质空间和历史记忆的双重挑战,也代表我们坚持通过全面的策划、持续的沟通与长期的设计工作,让周边居民和普通市民都能体会到建筑对街区的持久影响力,让这个试点街区能在更广阔的时空范围内成为更具参考价值的样本。

如此,“修复·西兴隆街2023”的展厅呈现由以下构成:集群设计7位建筑师的方案成果、对片区历史与现状的总体研究、西兴隆街街区模型、“胡同由什么组成”互动墙。

此外,特展邀请正阳书局入驻法原博物馆二层空间,举办「流动·老城与文字——正阳书局快闪书展」。正阳书局作为目前唯一一家专营北京历史文献的特色书店,一直致力于通过多种形式探索古都历史,了解城市发展进程,搭建系统的背景文化内容资源。此次共同筹备的快闪书展,成为了特展有力的文化补充。

图片

展厅空镜 ©️法原博物馆





开幕致辞

7e934009c82dce291edde828ae9cb611.jpg

朱小地作开幕致辞 ©️法原博物馆


朱小地|策展人:

“今年是我们在这个片区做保护工作的第9个年头,我们取得了西兴隆街集群设计的阶段性成果。所以我们把这个成果,以展览的方式向各位领导和专家、向各位关注中国城市更新这方面的专业和非专业人士作一个汇报。

1990年北京市公布第一批历史文化保护区名单,涉及25个片区,西兴隆街所在的鲜鱼口-草厂片区即位列其中。如今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倡导‘恢复性修建’,但我们认为这并不能简单理解为从某一个时间开始的规划性建设,老城在历史变迁和更新过程中形成的复杂性,是无法通过物质空间的单一恢复来进行解释的。

我们所讨论的风貌,并不是一种范式性的对象,更多的应是一种文化认同,是在不同时间维度下居民生产生活的历史集合。它们所构成的文化整体投射到建筑中,呈现为城市形态真实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而这一特性无法通过建筑师的当下介入客观复制……所以我们采取集群设计的工作模式,建筑师们凭借各自的研究与经验针对不同地块给出答案,可视为对老城原生多样性于此时此地的弥补。”

463395e5f40d6c16aa5ab52ee131bcb0.jpg

李军作开幕致辞 ©️法原博物馆


李军|北京天街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天街集团作为前门东区的城市更新实施主体已有多年,自2005年居民的搬迁腾退开始,一直参与相关工作,在此我与大家分享些心得感受。

老城保护确实面临很多难题,前门东区最早想走大规模改造的路径,随着社会对老城保护理念的不断提升和对文化遗产重视程度的增强,逐渐转变为有机更新理念。近几年我们的思路也日趋清晰,希望留存住居民对老城区的情怀,也就是怎么留住乡愁?怎么留住原住民?留住老北京的文化情感联结才是破解老城保护难题的关键点。天街集团作为实施主体、区属企业、国有企业,愿意在各位专家的支持探索下共同更新置入适合老城核心区的功能业态,实现对此片区的保护复兴目标。”

c5f4944c683d69314bdf6bf2116ec764.jpg

韩冬青作开幕致辞 ©️法原博物馆


韩冬青|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上一次来到西兴隆街几乎是20年前,那时我还没有从事城市保护更新的相关工作,脑海中对老街的印象与外行相似。作为一个建筑师,我们在2015年时有机会做南京老城南小西湖片区的保护工作,与西兴隆街片区很像。老城充斥着自下而上自发形成的脉络肌理,参与此项工作的政府、领导、职能部门、开发建设平台、建筑师、运营、甚至居民,任何一种角色皆是弥足重要。我理解今天的开幕式活动也是这项大工作中的一环,很期待与大家客观的讨论分享。”

26d09f226662a2fff5149153ac75df6c.jpg

胡越作开幕致辞 ©️法原博物馆


胡越|北京建筑大学教授:

“我很早便关注这个项目,我也一直关注着旧城改造在我国建设行业中的变化。印象中,西方哲学家奥古斯丁曾说,时间是什么呢?‘如果没有人问我,我是明白的;如果我想给问我的人解释,那么我就不明白了。’在城市更新中,我也有类似观点。通过这句话,我们可以从另一个层面体会建筑设计的魅力,即没有任何标准答案和真理能让所有建筑师遵循。

西兴隆街项目采取集群设计的方式,让不同建筑师负责不同的地块,将来会有不同甲方业主入驻。思索当今时代如何让老建筑在现代生活中可持续留存,不会成为影响现代节奏的休止符,便是我体会的集群设计意义所在。希望未来能有更多业主,更多行业的公众参与到相关活动中,为城市未来发展提供更多智慧。”



参展建筑师项目介绍

d5d765d94cfb023ac1152f1738220363.png

「 NEW IN OLD 融新与旧 」

于整个项目来说,位于西兴隆街东入口处的F地块无疑充当“第一印象”的关键角色。它一方面直接面对热闹的鲜鱼口街区和前门大街,另一方面直接比邻修复不久的三里河公园。对此,始终坚守在北京城市历史保护与更新再生一线的边兰春,给出了一种超越地块本身的回答:兼具规划师和建筑师身份的他,试图通过F地块内的空间组织重整、修复重建中的“新”与“旧”平衡,协调与其周边的环境关系,在更大的范围内修复场地机能,以实现整体激活。

13c627c11f12cdc9a88730ac3dd06c00.jpg

F地块方案效果图 

4d73a9be9e20cfc6ef0a7f0c0b1ce8d6.jpg

F地块展厅模型 ©️法原博物馆


8b38df3aefe75a75e12f344df7c8af96.png

「 文绿融合的新地域性探索 」

扎根于老城垂直领域的张杰,其实践不仅涵盖从区域规划到建筑单体的多种规模,还在地理位置上广泛分布于南北各处。经验的多样性使他保持了对于建筑形式材料的敏感度,并在西兴隆街B地块的方案中借助这一“拼贴匠”式的手法,在严格遵循“以院落为单位”的恢复原则之上,在立面形式和材料的运用上对场地的历史存在进行了知觉的转译。

fbff46cb4dce6a3bfd82a5efe1fdecfc.jpg

B地块方案效果图 

a5c57629a6786b6fa6127127adb474ca.jpg

B地块展厅模型 ©️法原博物馆


e0630b7e062e1989876dffd44b756564.png


「 溯源历史 新旧对话 开放融合 」

吕舟的方案则更加关注未来需求如何有机植入街区演变的过程,或许这与他长期从事文化遗产保护有关。基于对在地记忆的尊重,他与团队首先对现状历史遗存进行了事无巨细的调研、分析和评估,并以此作为组织场所体验的基础,生成最终的空间秩序和建筑形式。这里,建筑本身更像是一种遗产叙事下的物质载体。

f4ab3a5bc60d2453d60aa42796aff949.jpg

C地块方案效果图 

9551c3325a358af731830d69238c0784.jpg

C地块展厅模型 ©️法原博物馆


b32edbeb5c86b1c988a07c4113b2633b.png

「“斜”不压正 」

吴晨在学术研究和设计中,始终强调“城市复兴”理论整体思维和系统设计,他将目光聚焦于建筑与街道的关系。南城斜街与矩形合院曾催生了西兴隆街的不规则界面,但也正是这些大小不一的三角地为人的驻留和商业外摆提供了可能的公共空间。作为街巷商住形态的场所记忆,方案遵循这一逻辑结合并原有院落节奏,将其放大为建筑与城市街道的中间形态,意图在修复物质空间的同时重构场地生活,从小切口,体现“积极保护、整体创造、有机更新、全面复兴”的大愿景。

5bc9ca6ae121c70a1c54105d0f100408.jpg

J地块方案效果图 

3434e61758997b8c236cf91a16cfde29.jpg

J地块展厅模型 ©️法原博物馆


7233b51ba9aee204f806416b6582b104.png

「 城市迷宫 」

七位建筑师中唯一拥有两地实践的孟岩,带来的是个人情感记忆和深圳实践经验的混合物。他与前门东区的联结始于2014年,彼时一场横跨夏秋的研究通过对大量信息的采集梳理,最终聚焦于片区细碎不规则的独特肌理及其所反映的混合社会生活模式。西兴隆街项目实践中,他进一步借由类型学和模块化方法将这一发现最终呈现为对该片区基因的现代转译。

167c08f162e136ca6572a360af8f2063.jpg

D地块方案效果图 

91130948b980d9a78066d3e73b7fe612.jpg

D地块展厅模型 ©️法原博物馆


a6bda9ef7aaf53cee5d9dd92054dd93c.png

「 以历史为框架 以空间为脉络 」

G地块在历史变迁中,经历了被各类房屋占据的杂院时期,建筑密度一度达到近90%。面对“织补与修复”的课题,赖军选择的是从曾经几乎被占满的用地中重新梳理出一组清晰的院落结构,在建筑之间创造更多的渗透贯通,庭院则成为建筑空间的过渡与延伸。在尊重历史文脉的前提下,结合今天的商业功能需求予以场地新的赋能。

ebc1681130c0f7de29ea4d5e17ef54bc.jpg

G地块方案效果图 

1495584f4f907c6987df4933b02daf8e.jpg

G地块展厅模型 ©️法原博物馆


359927d137ff207ce1fc3cd45a198477.png

「 风貌传承 空间转换 功能更新 」

朱小地兼任集群设计牵头人和参与建筑师,承担的是位于路南汉庭酒店两侧不规则用地的H地块设计。十年来始终坚守于前门东区的长期研究实践,和对老城保护各类方法路径的持续关注,使朱小地意识到如今在老城保护中全过程运营的可实施性已取代传统建筑形式保护的重要性,成为必须正视的问题。因此在本次设计中他尝试将传统建筑风貌的保护与现代实用空间相结合,即在尽可能恢复建筑屋顶和建筑沿街立面原有形式的同时,在屋顶以下的部分采用大跨度的现代空间柱网结构,以适应未来不同功能的使用需求。

e72f184256091ec80e51151f5bc5aa0c.jpg

H地块方案效果图 

408bb66d1c9a0ad25581354905e45de0.jpg

H地块展厅模型 ©️法原博物馆





学术论坛

开幕式同日举办「过去及未来:以西兴隆街作为起点的修复探讨」和「生生与共:多元融合的建筑文化价值观」两场开幕论坛,多行业的学者专家进行了观点分享。以下为精彩纪录,完整过程可观看直播回放。


论坛一

韩冬青 * 边兰春 × 吴晨 × 雎安奇 × 贾蓉 × 张路峰

第一场论坛「过去及未来:以西兴隆街作为起点的修复探讨」由韩冬青主持,边兰春、吴晨、雎安奇、贾蓉、张路峰分别就中国老城文化地貌修复与整个社会更新实践场景的复杂性关联展开讨论,解读建筑、规划、艺术等不同行业身份的老城文化保护工作者的多种实践可能。

4809cd0797c643cd0b6318857c6342c3.jpg

第一场论坛 ©️法原博物馆


韩冬青:今天是一个很难得的机会,我们在一个现场感非常强烈的场所里讨论议题。今天的五位嘉宾中既有建筑师,也有实施方和记录者。很荣幸今天作为主持人,可以结合我自己的工作体会,和大家进行讨论。我们在做关于保护与更新的工作,有很大的难度,一方面来源于角色的不同视角,另一方来源于整个社会运行的复杂场景。我认为我们今天探讨西兴隆街的工作,有着特殊的意义。 

边兰春:感谢韩老师来到北京参与西兴隆街项目的讨论,我也去南京参观学习过小西湖社区更新项目,这是城市更新中非常有价值的样本。不管是小西湖还是西兴隆街,都有其独特的演进历史和保护更新的背景,以及不断变化的时代条件,我们所依据的指导思想,形成的标准、探索的模式,或是设想的路线,都是在不断探索中变化完善的,所以我同意刚刚胡越老师在致辞时表达的观点。城市有自己的发展动势,并形成了独特的条件,那么我们在思考西兴隆街项目未来愿景的时候,也要给予理解和尊重。

张路峰:从西兴隆街历史演变上看,街道拓宽使得院落内部裸露出来,街道界面破碎。类似的情况曾发生在巴黎,当时奥斯曼选择了用建筑补齐街道界面的做法,代表了处理建筑与街道关系的一种近代理念,现在吴晨的“‘邪’不压正”代表了另一种态度。两种态度本身无法讨论对错。从建筑师的角度,朱总在处理小项目与大场景的实践困境时,用了一个非常巧妙的办法,集群设计,让大家用多样的方式共同回答一个问题。另外,我们在传统的建筑学训练中,有个共识是功能决定形式,但在老城或者说存量状态下做设计,或许应该反过来是形式启发功能。即建筑师并非按照用途开始设计,而是做一个房子,干什么都可以。 

吴晨:我们经常说北京有870年的建都史,不过我们今天探讨的这个区域是比较年轻的,只有400多年的历史,由于河道而兴起的片区,因而也自然地形成了斜向的肌理。清中期后,河道逐渐淤塞、消失,但房屋的斜向肌理却延续了下来。我们在集群设计中抽到了J地块,那么不仅是从单体建筑,我们更要从城市的角度去思考,最后有了“斜不压正”的思路,这也是我们建筑师在项目整个全生命周期过程中应该完成的阶段性工作。我们也期待看到这个项目未来的运营和发展。

贾蓉:集群设计给我们一种集合的影响力来讲述老城故事,老城的内容本身太过复杂,但我们以集群设计为平台,共同去探讨这个街区到底该以怎样的模式去保护、修复和更新的时候,我们获得了一种新的力量。搭建这样一个平台,是我们探索道路上非常重要的一步。今天,我们依然在试错,在试错的过程中一步一步探索更符合所有的利益相关方的未来。 

雎安奇:我是一个电影导演,非常荣幸能够参与到这样讨论当中。从2019年3月开始,我开始做中国建筑遗产三部曲,即《楼》、《厂》和《乡》。我做的事是一种叙事,探讨人与空间共同构成的历史。今天在现场看到朱小地老师牵头发起的集群设计,我触动很大,这或许也是一种叙事。我希望这能成为一个样板,一种方向,或者一种可能性。



论坛二

王辉 * 赖军 × 青山周平 × 邵韦平 × 冯斐菲 × 韩文强

第二场论坛「生生与共:多元融合的建筑文化价值观」由王辉主持,嘉宾为赖军、青山周平、邵韦平、冯斐菲、韩文强。“宅”与“市”、“内”与“外”、“建筑”与“居民”,什么元素能与城市共生融合?几位嘉宾就多元社会文化下延展出的建筑理念进行深度交流。

7785f61656fbb9ced6cbcb6f488c00fa.jpg

第二场论坛 ©️法原博物馆


赖军:其实我们做历史街区项目和做商业开放项目是一样的,所有的价值观都不是割裂或区隔的,我认为所有事情都是一样的。从第一轮方案到现在,经历的九年时间里,我们的思考方式包括设计方法都在不断变化、迭代。传统四合院是“宅”的概念,而如今西兴隆街更多有“市”的概念,有更多的开放性而不是私密性。那么,我们更多的是在考虑如何回应时代生活的问题。在集群设计中,我们也看到了一种趋同的结果,挑战在于看看大家是不是能够既发挥各自的独特性,又能够顺利落地。 

邵韦平:我一直在做的都是一些比较大型的工程,那么今天来到这个展览,看到西兴隆街项目这样的探索,了解了各位建筑师的理念,我还是获得了很多。作为设计师,我们有责任帮助开放商、城市建设者和使用者之间形成一种平衡,我们需要建立一种更加科学的城市更新理念。刚刚说到“宅”与“市”的功能转换,我们也应该针对实际情况,赋予这个项目一些新的可能,让这个区域能够真正活化。除此之外,我也非常关心西兴隆街的市政,希望在区域活化的同时,还能够配备比较科学的保障系统,这也是实现活化的一个重要条件。

韩文强:相对来说,我这边的项目可能不是成片的区域,更多是“针灸式”的,我这次来到这个展览,看到大家用集群设计的方式,在整体风貌下又有特别多的差异性,我觉得特别好,这种策略对于应对这样的老城街区是特别有益的。传统四合院有着厚重的历史,但是结合当代的使用,我想还有更多可以发挥的空间。朱小地老师之前成功主持了三次集群设计,如果有第四次,我也想报名加入。

冯斐菲:刚刚王辉老师说我是站在政策的制定端,好像总是给大家很多限制,其实政府在制定政策的时候,秉持的是一种基本的底线和保障公平的原则,当然可能也会让建筑师们觉得受到了某种限制。不过现在,我们在座的各位,认认真真地探讨我们该王何处去,这就是一个集体的讨论,最终结合各方诉求,我们会形成一个照顾到大家的、相对满意的状态。

青山周平:这次的主题中有一个词是“多样性”,不仅包括多样的设计手法,也包括多样的环境,还包括环境中的植物和动物。我现在白塔寺有一个小院子,我自己在运营,所以我是一位居住者、设计师和运营者,我也有多样的身份和老城产生关系。这次我来到这里,看到西兴隆街项目集群设计的成果,我也非常开心,这是不同身份的建筑师、规划师和决策方价值观的融合、重叠。

王辉:非常荣幸主持这场论坛,今天的主题是“多元融合是建筑文化价值观”,在北京这个非常重要的历史地段做事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它不应该是唯一的,它也不应该是单一的,它甚至不应该是统一的,相对应的就是所谓的“多元”,多元让我们看到了各种价值观可以争论,争论的结果是制衡,制衡之后可以在政策端上给一个更公平的政策,让所有东西都能存在,都能生存,它形成更好的生态,为这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一个公平的条件,所以我觉得政策的公平才能带来很多方面的公平,包括设计的公平,而公平是所有事情存在的基础,假如说没有公平,则不可能有创意,也不可能有创新。





展场速递


f3739a8568daab8f3a7c0fa96f4b8405.jpg


a0414629ec43502fd01b0c09db262f9d.jpg

展览海报 ©法原博物馆


「修复·西兴隆街2023」

展览时间:2023年9月16日-2023年12月16日

展览地点:法原博物馆(北京市东城区大江胡同85号)


主办:天街集团

承办:法原博物馆

策展:朱小地

学术主持:邱跃、韩冬青

执行策展:韩雪

媒体统筹:孟锦澜


参展:边兰春、赖军、吕舟、孟岩、吴晨、张杰、朱小地(按拼音首字母排序)

特邀参展:正阳书局

合作伙伴:北京歌华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特别媒体支持:三联人文城市

媒体支持:群岛ARCHIPELAGO、搜狐看展、SUPER世界青年、建筑档案、城市环境设计UED

感谢支持:AAF亚洲建筑遗产、东城融媒、世界建筑World Architecture、gooood谷德设计网、CBC建筑中心、ZaomeDesign、INTERNI设计时代

0861df0328a604cf69e4448bf1825f79.jpg展览海报 ©️法原博物馆




策展团队:马佳瑜、张慧欣、师文静、刘珊珊、邓殷妍

视觉设计:刘伟、梅嘉文

纪录片制作:曹丹阳

摄影:张哲鹏


撰稿:孟锦澜、张慧欣、韩雪

编辑/排版:张慧欣

审核:韩雪

返回顶部
© 北京国际设计周 京CP备16034572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1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