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来图景 2024:新太空家园 |
展览时间:2024年9月30日~10月23日
展览地点:北京市地坛公园方泽轩文博中心
2024北京国际设计周的主题展览 “未来图景2024:新太空家园”, 由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清华大学艺术与科技创新基地、 北京博物馆学会和北京文物保护基金会共同主办。展览带领我们展开对人类宇宙家园的想象与探索,直面地球生态危机下的太空移民愿景。展览揭示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导致的太空移民趋势,引发对文明延续的深思。星际旅行中的语言文化差异,塑造移民群体新身份,挑战文明同一性。社会层面,建立全球治理框架和伦理标准,推动构建开放包容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前进的关键。这场展览不仅是视觉盛宴,更是思想触动,引导我们描绘人类在宇宙中的壮丽未来。
科幻戏剧剧场
科幻戏剧的太空叙事通过构建宏大的宇宙观或未来社会设定,全面探讨人类面对未知世界的勇气与恐惧、科技发展与道德伦理的冲突、宇宙中的生命与死亡等深刻主题。科幻戏剧通常以封闭空间下的生存挑战、科技辅助下的问题破解以及时间跨度与救援行动为叙事特点展开描绘。在叙事模式上打破传统戏剧框架,采用非线性叙事结构、多线叙事、跳跃时间线等手法共绘奇幻太空剧场。
电影《火星救援》
在电影《火星救援》中,宇航员马克·沃特尼在火星任务中遭遇沙尘暴后与团队失联,孤身应对火星绝境状况,尝试在火星上种植土豆、制造水源,设法与地球取得联系,等待救援的故事。电影整体采用了传统的三幕剧结构进行叙事,制造了多个情节冲突来推进故事的发展。科幻戏剧中的人物探索和性格特征也同时映射对人性、道德和社会问题的思考。
科幻戏剧主题不仅丰富了戏剧的内涵,也引发观众对于生命、意识、价值、道德和宇宙法则及现实世界的哲学和伦理思考,例如人工生态系统的建立,人类居住的环境的改善,能源供应的供应等、人类外太空定居等问题。
在科幻戏剧理论下,设计新视角主要体现在科幻元素的运用、对戏剧结构的创新以及对观众体验的拓展上。科幻戏剧打破现实与超现实的界限,通过高度逼真的场景、服装、化妆、音效和视觉效果,将观众带入一个仿佛真实存在的科幻世界,深切感受到科技的力量、宇宙的浩瀚和未来生活的无限可能。
科幻戏剧需要满足观众对外太空城市景观的向往与期待,以新颖的飞行产品、科技建筑为基础,融合多元空间展开未来城市的科幻场景设计并辅以信息视觉表现形式和灯光及特效。例如在《幻境2099》中,场景结合工智能、情感计算、程控机械臂等未来感十足的科技元素和艺术装置,营造秘密工厂的奇幻氛围。
派对式戏剧《幻境2099》
剧中设置了多个场景并融合了戏剧表演和艺术体验,如幼稚食堂、研发空间、情绪医院、倾诉盒子和灵修空间等,观众可在空间中通过数据可视化内容了解智能人研发的过程。角色设计上,外太空服装特性强化身份性格,高科技合成材料及多层架构创新应用,如真空气密层、防辐射面料等,使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认同角色。
从遥远星系到太空站,太空主题为戏剧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场景设置。科幻戏剧从设计视角出发,运用未来的眼光,从技术、材料、人机交互、系统设计、可持续发展等多元领域探究太空移民可能性展开设计探索。
理性科技与浪漫戏剧的结合为观众提供了全新体验。通过先进的特效技术,制作精细的道具和服装增强角色的代入感和戏剧的视觉效果,使观众更加投入地参与到剧情中去,共谱科幻戏剧新篇章。
《三体》舞台剧
科幻戏剧的舞台布景和空间设计需要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创造出无限的想象空间。例如《三体》舞台剧通过扩展影像成像空间、运用全息投影和3D Mapping等技术,将观众的视线引向四周和头顶,营造出一种身处宇宙之中的感觉,戏剧加入虚拟现实元素,结合VR技术,为观众提供沉浸式的观剧体验,增强剧情的代入感,此外,以无人机飞行表演模拟宇宙中的天体运动,如“三日连珠”等奇观,然观众深感震撼。
多媒体影像戏剧《世界旦夕之间》
在《世界旦夕之间》中,话剧采用“演员假面表演+即时拍摄手法+绿幕现场合成”技术,构建出“舞台表演现场”、“虚拟合成影像”以及“真实人类世界”的三重舞台空间,运用“故意虚拟化”的手段,予观众鲜活、强烈的感受。
这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使观众更容易相信故事的真实性,以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现代技术为媒介,激发观众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效参与到科幻戏剧中,实现与作品互动创作。
"新太空家园"
✦ 新太空剧场 New Space Theater✦
展区介绍
在本次展览中,“新太空剧场”作为主题展览,以四个篇章来叙述人类从地球文明迈向星际文明的历程,描绘了一个关于人类未来太空探索和文明发展的宏大叙事。作品借鉴布莱希特的”间离效果”理论,打破第四面墙,将观众直接置于叙事中,引发其对人类文明前途的思考。
通过多感官互动体验,作品邀请观众感知人类活动对地球生态系统的破坏,同时思考在太空建立新生活秩序所面临的挑战,探讨了太空移民时代的跨学科学习、文化多样性与科技矛盾,启发观众重新思考人类文明的本质与生命的意义。
欢迎您9月30日~10月23日走到
关于 2024 北京国际设计周
北京国际设计周于2009年北京世界设计大会之际首次举办。2024北京国际设计周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历年形成的品牌影响力基础上,以“辉光日新”为主题,通过社会化举办、市场化操作和常态化运营三个举措,广泛与区域和行业链接。活动突破往年一时一地的限制,由贯穿全年、辐射京津冀及海内外的系列活动构成,特别是首次打造了设计周地区间和海内外的国内国际双联动。
关于 清华大学设计未来课题组
本次展览策展团队为设计未来(Design Futures)课题组全体师生团队,该课题组是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信息艺术设计系付志勇副教授主持,依托清华大学艺术与科技创新基地和清华大学中意设计创新基地,立足设计未来研究,聚焦前沿创新理论、工具与实践方法,不断推进未来素养(Futures Literacy)与未来福祉,以期与各领域涉众共同创造弹性、繁荣、包容与可持续的未来。我们力图将未来思维(Futures Thinking)融入设计创新,为设计赋予未来变量,通过未来审视当下设计与技术发展路径,具备愿景预见的洞察力;我们力图将未来素养融入社会创新,在产品与服务创新实践中融入对世界观、价值观的社会人文视角宏观思考,成为塑造未来的行动派。
关于 地坛方泽轩文博中心
由北京博物馆学会、北京文物保护基金会、北京市东城区地坛公园管理处三方联手打造的“地坛方泽轩文博中心”是一个集展览展示、社教活动、文艺展演、非遗体验、娱乐休闲于一体的文化阵地。本中心以东城区历史文化景观、文物保护单位、重要街区、名人事迹、非遗技艺等为展示内容,结合地坛特有的“地坤文化”与“民俗文化”。通过展览、交流、教育、体验等形式,形成区域特色文化展示、交流、共享的重要窗口与平台。在这里游客可以观看到定期举办的各种展览、艺术节、文化雅集、国学讲堂和非遗体验课程等活动。
关于 iCAR
iCAR 是奇瑞旗下新能源新势力品牌, 致力于为年轻人打造酷且价值出众的新能源车。iCAR自创立起便强调开放与创新,融合互联网思维与奇瑞实力,以年轻的心,用精致科技和创造力持续为年轻人造车,用更精准的定义、更丰富的选择、更强大的科技、更贴近需求的生态周边满足用户对车的价值期许。
地址: 北京市 东城区 青龙胡同1号歌华大厦A座8层
邮编: 100007
电话: 010 84186820
邮箱: info@bjd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