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时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亟需新的理念、方法去审视变革,应对人类世的新挑战,以期增进民生福祉,增强组织韧性,并推动世界积极变化。设计,作为一种创新性的预期行动,逐步从以物为中心,以用户为中心,以社会为中心,以自然为中心向以未来为中心发展演变。“设计未来”(DesignFutures)作为以设计学、未来学、预测学为基础的学科方向,带来多元化的视角,启发我们在分布不均的未来信号丛中探索方向。
未来图景(Futurescaping)是一把开启未来的钥匙,通过原型设计和空间叙事的方式推演未来并塑造集体想象力。它持续启发我们对未知前方的想象,基于设计未来工具,将未知与想象的未来变得触手可及。乌托邦式的完美未来早已渐行渐远,取而代之的是透过折射现实的想象棱镜,引导我们从未来学家、思想家、科学家的预见中推演可见的未来。
设计未来课题组”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信息艺术设计系付志勇副教授主持,依托清华大学艺术与科技创新基地和清华大学中意设计创新基地,立足“设计未来”的理论与方法研究,聚焦前沿创新理论、工具与实践方法,不断推进未来素养与未来福祉,以期与各领域涉众共同创造弹性、繁荣、包容与可持续的未来。本次展览作为国内首个以“未来图景”为主题的学术性研究型展览,它将展示设计学与未来学交叉领域的工具和成果,帮助我们想象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本次展览将向观众展示设计未来学的多元视界图、能力体系图、方法工具图、演化脉络图,分别呈现未来光锥与替代性未来、超学科学科知识与能力建构、未来研究演进与设计转型趋势、设计预见流程方法与未来学工具集,通过可视化的形式想公众普及与展望设计未来学(DesignFuturesStudies)这一新兴的超学科领域。展览作品将围绕“共情化原型(EmpathicPrototype)”“数字化场域(DigitalField)”“新太空叙事(NewSpaceNarrative)”三个单元主题,带领观众探索人与AI的共情共生、智慧城市的演进以及安居太空的愿景,通过课题组的设计和开发,展示出多元化的未来场景。
设计未来全景图
当今时代,科技、人文、环境以及经济领域的发展节奏都超越了以往,错综复杂的国际格局也显现出不确定性与多样性。在此背景下,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不仅需要深度的策略洞察和跨学科的协同,还需要我们运用战略思维,基于新的理论方法与实践模式,科学地预见未来。
为此,"设计未来学"应运而生,它根植于设计学,融合了哲学、未来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学科的视角,鼓励采用前瞻性和启发性方式探索与创造合意未来,它旨在培养创新者具备应对未知未来的复合能力,并为设计领域引入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为创造人类文明的新形态做出积极的贡献。设计未来学着眼于探索短期与长期未来对当下社会的影响,通过洞察未来信号和预见未来情景,基于未来思维引领产业变革与社会进化,以共创性模式、思辨性方法、反思性实践,为命运共同体和未来福祉,设计更合意的未来。
共情化原型
“共情化原型”展区展望着以人工智能技术主导的技术革命催生了各式各样的产品,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生活的同时,也带来诸多思考。我们的社会在这样的技术发展下逐渐走向了人类与机器共同生活的“人机社会”。人类生活已经逐渐被各类的智能产品围绕,它们或是进行机械化的工作,或是带来娱乐陪伴,亦或是成为人类的得助手。
近几年来,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产品逐渐变得符合人们对“智能”的认知,不仅能够处理各种各样的复杂任务,甚至能够与人类进行自然交流对话、情感化互动等等。因此,设计的方向将不再局限于交互功能、外观美学、材质属性等内容,而是拓展到对话模式、行为表达、情感交流等智能属性上;设计的视角也不再只是如何满足用户需求、加强用户体验,而是如何构建人与产品的社会化情感交融关系。
数字化场域
“数字化场域”展区向观众展示了以未来思维重构真实世界的场景。数字技术与创新应用让人们重新思考人类与科技、人类与城市、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科技为城市提供了更智能化和便利的环境,也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带来了巨大改变。同时,人文关系也是这些作品关注的焦点之一。我们尝试探索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人与科技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联系。在数字化场域中,人们如何适应新的科技环境,如何维持人情味和社会凝聚力成为重要议题。这些作品试图传达人类尊重、合作和共存的理念,探讨人类之间相互理解与支持的重要性。
在本单元中共有“人工智能城市”“我的多元宇宙”“科普数字人”等三组作品,艺术家们通过融合技术与艺术的力量,以设计虚构的方式展现未来图景。我们希望通过这些作品,使观众可以体验到未来城市聚落的更多可能性,激发观众对于人类社会如何面对科技发展和人文关系的思考。
新太空叙事
在过去,“太空”是一个遥远的话题,有着仰望星空的浪漫又有着遥不可及的凝想。随着新太空时代的到来,太空领域本身不仅在快速的发展,同时也是促进其他领域增长的关键因素,为探索地球内外的创新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太空旅游、火星之旅等项目的提出显示出安居于太空将成为长远未来的一种可能,随之而来太空中物体和空间设计的思考方式也将发生改变。
“新太空叙事”展区以“太空有关的物品”作为太空叙事的触发点,从太空技术和太空旅行有关书籍中汲取灵感,通过30个宇航研发后普及民用的物品、地外迷域、以及火星定居系列课程作品三个部分依次展开邀请观众共同构想太空宜居性的新愿景,思考我们将以怎样的方式开启征程,以怎样的方式落地神秘的太空,以怎样的方式安居在方垠的宇宙。
未来图景旨在激发观众对未来的思考,感受和体验“设计未来”的潜能。“设计未来”不仅是一个学术概念,更是一个行动号召,呼吁公众共同投身于未来图景的构建,以开放的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共创更加美好的合意未来。
地址: 北京市 东城区 青龙胡同1号歌华大厦A座8层
邮编: 100007
电话: 010 84186820
邮箱: info@bjd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