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

城市更新大咖谈 | 张军元:从工厂大院到文化消费街区


随着城市更新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北京国际设计周发起设立北京国际设计周城市更新研究中心,旨在聚集全球优质专业资源,研究城市更新的发展趋势,分享城市更新的成功案例与经验,参与中国城市发展的实践。


2020年,北京国际设计周城市更新研究中心与合作媒体筑龙学社共同发起“城市更新大咖谈”专题栏目。本栏目将持续邀请并采访国内外城市更新领域相关专家,共同探讨适合中国城市未来发展的城市更新模式、共享国内外优秀城市更新案例经验。


下为“大咖谈”第5期,受访嘉宾:张军元,751文化公司总经理,先后担任751厂煤气厂技术员、车间主任、检修厂长,北京正东电子动力集团有限公司设备处长、基建处长、副总经理,北京迪百可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现主要负责751D·PARK北京时尚设计广场文化创意产业的文化公司运营、751品牌宣传及输出等工作。


大咖对话

01

751的历史和今生


申江海:

751厂有非常悠久的历史,还请张总您简单介绍一下该地区的历史今生。


张军元:

如果说751,我们首先要说到酒仙桥,酒仙桥是我们国家的电子产业基地,有三个大院,分别是738、774还有就是我们所在的718或者称为“华北无线电器材联合厂”。这个大院里面包括718、798、706、797、707、751旁边还有700。751,则是这个大院的动力分厂,也是我们国家建国初期电子行业里唯一的一家综合性能源公司,为电子企业提供水、电、气、热、煤气、氢气、氧气、氮气这种综合能源服务。




02

751的功能、状况


申江海:

请问751在统一改造之前,该地区是什么功能和状况?


张军元:

其实751的升级改造和我们国家的发展密切相关。97年天然气进北京,接下来就是申奥成功后北京市进行能源结构的调整升级,北京的三个煤气厂——首钢、焦化厂、751陆续退出运行,我们751的煤气厂是03年初退出的,与此同时,热电生产改用清洁燃料,由燃煤时代迭代升级到天然气时代。在此期间,我们深入思考过能源产业升级后老厂房改造利用问题,如建设标准化厂房,引入新的产业。06年北京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来做文化创意产业,我们就顺势而为把退出的煤气厂以及燃煤厂区做成文化创意产业,工业资源再利用这样的一个模式。06年开始进行策划,07年3月18日北京时尚设计广场正式揭幕。现在的热电产业依旧在稳健运行,供应着酒仙桥地区580万平方米。

目前,我们的集团公司有两大板块一个是能源(现在低碳节能环保的能源)另一个板块就是工业资源再利用文化创意产业。




03

老工业遗址的改造难点


申江海:

像北京还有很多城市的老工业遗址都在改造像咱们这种即能维持工业生产还能再去做改造其实很少,这个过程中它的难点是什么?或者说特点是什么呢?


张军元:

751文创园区称之为北京时尚设计广场,因为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是我们的战略合作伙伴。07年3月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入驻751,带来了首批金鼎奖服装设计师入驻,并同期开始在751举办中国国际时装周,有这样国家级专业团体的合作,以服装设计设计为起点,以设计为核心,目前形成了服装、建筑、汽车、音乐、家居的生态,所以751现在是一个跨界设计的聚集领域,奥迪在亚太的唯一研发中心在751,还有我们国家的这个民族品牌——荣麟家具在751,音乐人小柯、解晓东、张亚东在751,中国高级时装定制人郭培、知名时装设计师王玉涛、花艺大师高意静、创新领域智库吴声、活的3D博物馆、太火鸟、极客公园、极地国际创新中心等。这样就形成一个跨界的状态。再加上每年两季的中国国际时装周还有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再有就是每年的北京国际设计周751国际设计节,这样就组成了一个动静结合的、国际化的、跨界的文化科技融合的生态设计园区。




04

751的整体定位


申江海:

是怎么决定的751定位?比如说现在这里有时装、建筑,设计周当时在策划阶段我们是如何决定往这个方向发展的?


张军元:

06年我们开了一个研讨会,请到了北京市委宣传部的还有清华、央美、北京规划院,还有上海同济等等这些专家学者开研讨会。我们制定了“国际化、时尚化、高端化、产业化”的发展目标,确定了“保护、利用、稳定、发展”的方针,“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发展策略。当初煤气停产1000职工要转岗,那么如何保护751?其实751是共和国同龄的企业,它见证了我们整个国家发展的脉络,北京工业的发展历程,所以说没有大拆大建这个概念,我们要保护好它。同时我们需要生存、发展,如何对751进行再利用,是保护的再利用,那1000职工需要稳定,所以我们开了一个研讨会制定了发展目标、方针、策略,空间上进行了动静的分区。




05

751的独特之处


申江海:

很多人对751和798的区分不是很了解,请您介绍一下751和隔壁园区的主要区别?


张军元:

我觉得其实从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工业资源再利用。区别的话,从内容上说,751以时尚设计为主,798以当代艺术为主。从空间上说,我们更多的是设备设施的再利用。比如说,今天我们在的地方是曾经的绿皮车厢,它发生过很多历史故事,现在这些车厢停在了751,会发生更多的、更新的故事。我们的蒸汽机车、我们的15万立方米煤气储罐、我们的管廊与廊桥、我们的百米烟囱,这些记录了过去的历史,更期待它围绕城市进行更新。所以从空间上来讲751是一个非常丰富的工业空间。认真的、尊敬的、发自内心地保护好它,给后人留白。751是一个城市的记忆,它存在的本身就是一个文化的历史,就是故事。




06

751特色产业


申江海:

请张总您介绍几个园区内典型的入住企业。


张军元:

比如小柯剧场,小柯老师真的把这作为一个实验形的剧场,200人左右,楼底下是一个餐厅,是一个综合体。《因为爱情》这个剧轮回了十几轮,就在这不断修改剧本,然后就成功了,去国外,去全国巡演。另外我觉得还是坚持原创。这个音乐剧非常不容易,他自己亲自演出。我问过他,我说,你为什么会自己亲自演出呢?他说:“我要请一个跟我这样水平的演员这个钱可不是小数。”我说那你怎么不准备个B角。万一你要是有什么事情来不及的时候。他说:“我准备了一个,但还是有些差距,所以需要自己亲力亲为。”比如说周六,他一定要亲自演出!平时的时候,他培养学生,我觉得这种原创的大师这种大腕还在坚持原创,带大家去创造,我觉得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件事情。而且他是一个非常有活力的人,他把自己所有歌曲串在一起,去写每个剧本,去反映我们现在的生活。

再比如创建于1938年英国著名的老牌汽车机车文化品牌咖啡馆Ace Cafe也在751。自开业以来汇集各类时尚品牌、文艺拍摄以及高端发布会及商业论坛,更打造了以汽车机车为主题的核心文化,每年五月都会举办车文化节。




07

751日常运营需要多少工作人员


申江海:
提供物理空间只是第一步,商家入驻后,除了提供租赁场地,还是否提供其他服务?请问管理这样的园区需要多少人员?


张军元:

我们的园区大概总的土地面积是22万平方米,现在房屋在15万左右,每年500场左右的活动。文创几个部门大概合起来150余人吧,要说751与众不同的一个地方,我们有自己的房屋,自己的团队,自己的运营。其实这是很艰难的一件事情,为什么要选择这条路径,文化创意产的核心是人,我们希望培养一支团队来建立起我们的品牌,同时积累我们的一些资源,这样的话,751从一个自身的一个生态,自身的改造进行变化,我们内部共同生长。延展到外面去服务于时装周也好,设计周也好,小柯剧场也好,车企也好,其实很需要输出的是北京以外,包括现在草原上也找我们,到751做他们自己的发布会。我们还可以服务北京以外的各种品牌。其实说到底,文化创业产业不是瓦片经济,需要内容的运营,会展是一种形式。还可以跟孵化跟基金,跟你自己的产品研发相结合起来,首先做好物业服务,同时做好专业的国际化会展活动及消费体验,谋划751文创经营的升级。




08

运动,让生命更精彩


申江海:

751经常做一些时尚活动,甚至和湖南卫视合作等,这些活动对园区的经营发展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张军元:

比如说现在腾讯也在751,其实很多故事也都发生在751。我觉得就是给我们团队一种信心。另外对751的传播也特别有作用,我曾经开个玩笑,我说,非诚勿扰里边那个男嘉宾,只要在751拍外景,成功率在80%,因为男嘉宾有想法,他不是去一个公园去一个草地去拍他的外拍,是在751这个时尚的区域里边来拍,他肯定是有想法的人。他们传播了751,同时我觉得我们751给予了他们一些,我觉得这就是传媒效应吧。




09

751是否盈利


申江海:

那我们园区现在因为有出租空间,当然还有热力发电,然后还有一些自营的活动,现在这个咱们园区的盈利状况怎么样呢?因为这个盈利其实是很多比如说不光是老的工业厂房,还有些老的城中村的改造。其实大家最关心的一个问题,因为你毕竟只有盈利,或者说一段时间保证它盈利才能持续往下去发展。


张军元:

对,如果说盈利的话就是从文创园区角度来说,我们是没问题的,如果按地产的思路,我们是失败的。所以也牵扯到一个话题,就是如何去KPI或者如何去考核评价一个文化创意产业或评价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钱是一方面,那我盖这几个楼,多少钱啊?是吧,我盖几个楼出租一年多少个亿啊,那就不要谈文化创意产业。所以,因为我觉得751就是老工业资源的保护再利用,就是对历史的尊敬,对前辈的敬畏。我觉得随着时间的推移,751这片街区会越来越有价值,会比那些新楼更加有文化底蕴,但是需要时间,需要时间的沉淀。





10

751成功的原因和遇见最大的困难


申江海:

 您认为751的成功主要原因是什么?在开发和管理这样的特殊园区,什么是最重要和困难的?


张军元:

我认为不能叫751成功吧,我觉得751还在探寻的路上。其实,我觉得751就是走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径,所以大家认为他成功。我们的路径就是在保护历史、历史标志性的设备设施方面,我们做的非常多。这个我觉得一个是因为我们这个团队都是土生土长的751人,对这片土地是有深深的感情的,期望它以一种新的方式继续存在。

最困难的还是我们政策法规的不配套,比如说工商注册,你必须有房产证,才能说注册什么,但是我这些设备设施,如煤气大罐,目前绝无仅有,但是还没有取得相关手续。我们做了N多的发布会,那么我们就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让它健康地运营。所以希望这些工业设备设施再利用的政策能够越来越完善。




11

如何看待大规模的园区改造现象


申江海:

现在很多老工业遗迹都在做类似的保留和转型改造,开发模式也都比较类似,您怎么看这种现象?


张军元:

我觉得首先再利用这件事情非常好,实际上就是怎么再利用,而且要结合当地自身的文化,自身的消费去再利用。另外,我觉得还有从空间改造上,其实不能只成为一个建筑师的作品,它应该成为一个建筑师与企业家合作的作品。要考虑内容的运营,而且要考虑当地城市文化名片,他的需求是什么,肯定要跟当地城市的发展,城市未来的期盼相结合,我觉得这个园区才有生命力。一个园区千万不要自言自话,它一定和城市的发展、建设融合在一起,成为城市中的一部分,我觉得这是重要的话题。就怕自己把自己做成一个作品,可能就有一些华而不实了。




12

面对竞品751的措施


申江海:

面对越来越多的艺术园区的竞争,请问751应对措施是什么?


张军元:

其实,我觉得文化之间不存在竞争,文化之间是一个共荣,我认为其实大家真的一起来探讨如何去做文化、如何做文化创意、如何做文化创意产业,我觉得是非常重要的。其实,文化创意产业应该先思考文化,再思考创意,最后形成产业。这个过程中,首先真的要想清楚,你做文化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事,可能你这届政府享受不到它的成果。创意就是非常艰辛的事情,那产业更是品牌之路。三个词加起来,是需要一个坚持,需要一个有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一种心态,我觉得才能做好,所以我不认为有什么竞争。




13

751下一步的计划


申江海:

751的下一步计划是什么,最后还请您对751的未来的做一下展望。


张军元:

我觉得751首先是还是要把这些老工业资源好好保护并再利用好,这是第一个话题。第二个话题呢,其实还要给后人留白,而不是说都急于进行改造。第三个话题的重点是在于内容。其实我们现在有这些服装、建筑、家居、汽车、音乐,已经形成了一个跨界设计的融合,形成了一个动静结合的国际化园区。围绕消费,围绕促进产业发展,我们要建设751消费街区,火车街区是消费街区里重要的一部分。我们希望消费街区包括北京市夜经济或者周末经济,让它变成北京城市更新、消费体验的打卡圣地,成为国际文化交流的地方。围绕我们的内容打造消费街区以及751品牌的建立。通过丰富多彩的市集活动拓展文化消费内容,搞活街区经济,增强园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并带动文化消费的快速增长,逐渐完成从工厂大院到文化消费街区与创意社区的转型。



返回顶部
© 北京国际设计周 京CP备16034572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199号